AM电脑吧 - Win10精简版系统_Win11精简版_Win7旗舰版

Yes
楼主: BIOS
收起左侧

[硬件相关] 硬盘的坏道发现与修复技巧

[复制链接]
ampc8121

签到天数: 20 天

[LV.4]四枚内存条

lz  楼主| BIOS 发表于 2011-07-01 10:49:29
硬盘损坏全分析

硬盘损坏全分析
这是作者致鸣写给我的一段话:“想写这篇文章很久了,之所以一直没有动笔,是因为碍于个人的责任感,担心自己所掌握的知识面不够,不能全面、客观地判断事实。现在,经过几个月的查找资料和反复测试,拆掉、弄坏了几十个硬盘,觉得自己有足够的事实根据去作出判断了,因此写出了这篇文章。由于这是一篇普及性质的文章,针对的是所有的用户和消费者,所以不打算谈论具体的技术和复杂的理论,只讲基本的原理和实际的效果。希望借着这篇文章,能帮助广大的DIYer认清一些事实,对于种种的广告和貌似专业的宣传能够独立作出清晰的判断。”

  说实话,这段文字里面的“的”字实在太多了,如果被校对组的老师看到,又非痛骂我一顿不可。不过总觉得这些“的”字无不包含了作者的某些情绪在里面,所以毅然决然地保留了下来,这样你们才能被同样的情绪所感染,而不会担心被编辑笨拙的手笔改到面目全非,失去原有的味道。


  话说回来,网友访问我们的坛子,首要还是了解知识,而非学习语法。本文不是一篇简单的普及知识性文章,而是对广大用户所普遍关心的硬盘问题进行了一些披露。硬盘为什么容易损坏?厂商对返修硬盘如何处理?硬盘维修公司如何修理坏硬盘?软件真的能修复坏硬盘吗?看下去,你会寻找到问题的实质。


纷争的起点

  一直以来,硬盘都是计算机系统中最主要的存储设备,同时也是计算机系统中最容易出故障的部件。十几年来,计算机CPU的运行速度已经翻了不知道多少番,从几十MHz提高到现在的3GHz以上,计算和处理功能已经过了几代飞跃。其他零部件,诸如显卡、声卡和光驱也已经换了很多代,只有硬盘这个最主要的存储设备,虽然容量和速度有了很大提高,但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仍然没有多大的变化,而且由于硬盘转速和磁盘密度的提高,硬盘比以前更加容易损坏。一般的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如果硬盘出现故障,还在质保期内的话当然是尽快找到销售商要求保修或者更换;但是现在绝大部分IDE硬盘的质保期只有一年,在这个时期过后硬盘出了故障,就只能考虑花钱修理或者购买新的硬盘了


  刚用了一年多或者两年的硬盘就这样扔掉,当然非常可惜,大部分用户也都希望能花最少的钱使自己的计算机各零部件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用途。出于对这种节省心理的迎合,这两年二手硬盘市场发展很快,也陆续出现了一些以维修硬盘作为卖点的硬盘维修公司,更出现了很多据说能修理硬盘坏道的硬盘维修软件,譬如 HDD Regenerator、MHDD、PC-3000和效率源等等,其中有一些更是宣传自己是专业软件,可以修复硬盘的物理坏道而且不影响硬盘容量从而卖到了一万多元的天价。尤其是当俄罗斯的PC-3000进入中国后,这方面的信息就更加受到瞩目。


[编注:PC-3000是由俄罗斯著名硬盘实验室ACE
  Laboratory研究开发的商用专业修复硬盘综合工具,它能破解各种型号的硬盘专用CPU的指令集,解读各种硬盘的Firmware(固件),从而控制硬盘的内部工作,实现硬盘内部参数模块读写和硬盘程序模块的调用,最终达到以软件修复多种硬盘缺陷的目的。另外,它在数据恢复方面也有其特别的功效,大部分OEM硬盘厂商也很难全部掌握这些功能。ACE Laboratory经过十多年的不断研究,PC-3000 V12(最新版本)已能支持大部分新旧型号的IDE接口硬盘,容量从 40MB至200GB。其强劲的修复硬盘功能已得到世界各国的专业硬盘维修公司所认可,目前在世界各地已有数千个专业级用户,据说每天用PC-3000修复好数千到上万个缺陷硬盘。]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如果真的能把有物理坏道的硬盘修好,那么就可以省下买新硬盘的钱了;对于二手硬盘销售商来说,一个有坏道的硬盘和一个没有坏道的价格差很多,如果能把有坏道的摇身一变成为没有坏道的,可以多挣很多利润;对于专门修理硬盘人的来说,有了这些软件就可以用一台计算机一张桌子开店了,平均每修理好一个硬盘收40元那也是非常好的生意;而对于销售这些软件的代理来说,每销售一套就是 7000~8000元人民币的利润,更加是肥得漏油的生意。因此,在种种力量的促使下,各种不同的群体怀着不同的目的开始了一系列的宣传,使这些软件变得更加瞩目。由此,在很多以硬盘维修、二手硬盘和硬盘技术为主题的论坛上引发了很大规模的讨论甚至骂战。


  那么,软件能够修复硬盘吗?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必须先从硬盘内部的结构谈起,先搞清楚硬盘损坏的原因和机理。

硬盘的结构

  关于硬盘结构的文章已经非常多了,不过真正要说清楚的话,就算专门出一本书也说不完,因此这里就不再从头细细讲述了。只是要讲明白一点,到目前为止,在很多文章、技术资料甚至教科书里面讲述的硬盘结构模式,已经是非常老式的硬盘结构了。对于现在的新硬盘来说,都已经全部不采用这样的结构,而是采用了更为复杂、也更加科学的结构方式。


  在老式硬盘中,采用的都是比较古老的CHS(Cylinder/Head/Sector)结构体系。因为很久以前,在硬盘的容量还非常小的时候,人们采用与软盘类似的结构生产硬盘。也就是硬盘盘片的每一条磁道都具有相同的扇区数,由此产生了所谓的 3D参数(Disk Geometry),即是磁头数(Heads)、柱面数 Cylinders)、扇区数(Sectors)以及相应的3D寻址方式。


  其中:磁头数表示硬盘总共有几个磁头,也就是有几面盘片,最大为255(用8个二进制位存储);柱面数表示硬盘每一面盘片上有几条磁道,最大为 1023 (用10个二进制位存储);扇区数表示每一条磁道上有几个扇区,最大为63(用6个二进制位存储);每个扇区一般是512个字节,理论上讲你可以取任何一个你喜欢的数值,但好像至今还没有发现取别的值的。


  所以磁盘最大容量为:

  255×1023×63×512/1048576=8024MB(1M=1048576Bytes)

  或硬盘厂商常用的单位:
  
  255×1023×63×512/1000000=8414MB(1M=1000000Bytes)

  由于在老式硬盘的CHS结构体系中,每个磁道的扇区数相等,所以外道的记录密度要远低于内道,因此会浪费很多磁盘空间(软盘也是一样)。为了进一步提高硬盘容量,现在硬盘厂商都改用等密度结构生产硬盘。这也就是说,每个扇区的磁道长度相等,外圈磁道的扇区比内圈磁道多。采用这种结构后,硬盘不再具有实际的3D参数,寻址方式也改为线性寻址,即以扇区为单位进行寻址。而为了与使用3D寻址的老软件兼容(如使用BIOSInt13H接口的软件),厂商通常在硬盘控制器内部安装了一个地址翻译器,由它负责将老式3D参数翻译成新的线性参数。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硬盘的3D参数可以有多种选择的原因(不同的工作模式可以对应不同的3D参数,如LBA、LARGE、NORMAL)。而随着磁盘密度的增加、机构的进一步复杂、功能和速度上的提高,如今的硬盘都会在磁盘里面划分出一个容量比较大的,称为“系统保留区”的区域,用来储存硬盘的各种信息、参数和控制程序,有的甚至把硬盘的Fireware也做到了系统保留区里面(原来这些信息都是储存在硬盘控制电路板的芯片上的)。这样虽然可以进一步简化生产的流程,加快生产速度和降低生产成本,但是从另一方面,却又大大增加了硬盘出现致命性损坏的几率和缩短了硬盘的使用寿命。我十几年前的200MB硬盘和8年前的1.2GB硬盘到现在还用得非常好,别说是坏道,连运行时的声音都是没有的,但是到后来的4.3GB、6.4GB、10GB、20GB硬盘,都没有能用超过4年的,全部坏掉了。


硬盘损坏的种类

一般来说,硬盘的损坏按大类可以分为硬损坏和软损坏。

  硬损坏包括磁头组件损坏、控制电路损坏、综合性损坏和扇区物理性损坏(一般人称之为物理坏道)四种。

●磁头组件损坏:主要指硬盘中磁头组件的某部分被损坏,造成部分或全部磁头无法正常读写的情况。磁头组件损坏的方式和可能性非常多,主要包括磁头脏、磁头磨损、磁头悬臂变形、磁线圈受损、移位等。


●控制电路损坏:是指硬盘的电子线路板中的某一部分线路断路或短路,或者某些电气元件或IC芯片损坏等等,导致硬盘在通电后盘片不能正常起转,或者起转后磁头不能正确寻道等。


● 综合性损坏:主要是指因为一些微小的变化使硬盘产生的种种问题。有些是硬盘在使用过程中因为发热或者其他关系导致部分芯片老化;有些是硬盘在受到震动后,外壳或盘面或马达主轴产生了微小的变化或位移;有些是硬盘本身在设计方面就在散热、摩擦或结构上存在缺陷。种种的原因导致硬盘不稳定,经常丢数据或者出现逻辑错误,工作噪音大,读写速度慢,有时能正常工作但有时又不能正常工作等。


●扇区物理性损坏:是指因为碰撞、磁头摩擦或其他原因导致磁盘盘面出现的物理性损坏,譬如划伤、掉磁等。

  软损坏包括磁道伺服信息出错、系统信息区出错和扇区逻辑错误(一般又被称为逻辑坏道)。

●磁道伺服信息出错:是指因为某个物理磁道的伺服信息受损或失效,导致该物理磁道无法被访问。
●系统信息区出错:是指硬盘的系统信息区(硬盘内部的一个系统保留区,里面又分成若干模块,保存了许多硬盘出厂的参数、设置信息和内部控制程序)在通电自检时读不出某些模块的信息或者校验不正常,导致硬盘无法进入准备状态。

●扇区逻辑错误:是指因为校验错误(ECC错误和CRC错误)、扇区标志错误(IDNF错误)、地址信息错误(AMNF错误)、坏块标记错误(BBM)等原因导致该扇区失效。


  一般来说,修复硬盘的软损坏是可能的,很多硬盘厂商发布的硬盘管理和维护软件(DM)都具备修复硬盘软损坏的能力。像扇区逻辑错误这样的问题,即使是一般的低级格式化软件,也是完全可以胜任的。不过在所有的软损坏当中,系统信息区出错属于比较难以修复的种类,因为即使是同一个厂商同一种型号的硬盘,系统信息区也不一定相同;而且硬盘厂商对于自己产品的系统信息区内容和读取的指令代码,一般是不公开的。但是对于IBM和日立的硬盘用户来说就比较幸运了,日立的DFT和IBM的DDD-SI软件对系统信息区出错还是有比较高的修复成功率的。这两个软件可是真真正正由硬盘的生产厂商发布的硬盘维修软件啊(DFT还是免费的),有非常强大的功能,效率和可靠性比起那些要价过万的第三方编写的软件都要高很多,可惜只对IBM和日立的产品有效。


  当然,如果仅仅是为了修复软损坏,一个原厂的DM软件就可以完成90%以上的任务了,根本不需要购买上万元的所谓专业软件,而现在HDD
Regenerator、MHDD、PC-3000和效率源等等这些软件,在宣传上就说明了他们所针对的不仅仅是软损坏,而且连硬损坏里面的物理坏道甚至是一些IC的损坏都可以修复!


  不能说他们这样的宣传很夸张,因为理论上这确实是可能的。我们的硬盘如果在质保期内坏了,交给厂家的话,他们同样要对这个硬盘进行维修。那么,我们现在就很有必要了解一下厂家对硬盘的维修方法和过程,看看厂家是怎么样维修的,跟纯粹的软件维修有没有什么不同。
回复

举报

ampc8121

签到天数: 20 天

[LV.4]四枚内存条

lz  楼主| BIOS 发表于 2011-07-01 10:49:11
让硬盘工作在最佳状态
快过年了,我们的电脑工作了一整年,也怪辛苦的,特别是硬盘老大哥承担着存储数据的重要任务。这不,我们赶快利用这难得的空闲时间,对硬盘好好作一番优化工作,既是提高硬盘工作效率、延长使用寿命的需要,也是人之常情哟。
  下面,笔者就分两大方面来介绍一下硬盘的优化设置技巧:

  一、BIOS的相关项优化

  BIOS对硬盘的效能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由于主板BIOS的问题导致无法识别超大容量的硬盘、Ultra ATA/66/100硬盘,那不是大大的浪费吗?
  1.Standard CMOS Setup
  这里主要是对硬盘的工作模式和类型进行优化,我们一般会看到下列几种常见的工作模式:NORMAL、LBA、LARGE以及AUTO。在这里,建议各位优先选择“AUTO”,既方便也安全。另外,在“TYPE”项中,最好能设置成“User”(如图1所示),这样可以节省系统检测硬盘参数的时间,加快启动速度。
  2.BIOS Features Setup
  建议“Boot Sequence”项设置为“C Only”,这样可以跳过对软驱的检测而直接从硬盘引导系统,既节约检测时间也可以避免软盘上的病毒侵入系统。
  “IDE HDD Block Mode”项是用来设置IDE设备块模式的扇区数,请设置为“Enabled”,这样可以使用块模式传递数据,提高访问硬盘的速度。

  二、硬盘的接口模式优化

  虽然硬盘的技术发展不像CPU频率提高那样迅速,但现在的主流硬盘已全部采用Ultra ATA/66/100接口技术,因此要想充分发挥硬盘的性能,打开Ultra ATA/66/100模式是必不可少的。由于媒体对在Windows 9x/Me下打开Ultra ATA66/100模式已介绍过很多,因此这里仅针对Windows 2000/XP作一些介绍:
  1.Intel系列主板
  安装Intel芯片组驱动程序后,虽然系统能正确识别出硬盘控制器和硬盘型号,但此时硬盘的接口模式却会降一级使用,也即Ultra ATA/100/66会降到Ultra ATA/66/33,必须再另行安装Intel Ultra ATA Storgae驱动程序,从“Companion”窗口中可以看到更多的信息,Default Transfer Mode表示默认状态下的传输模式,Current Transfer Mode表示当前状态使用的传输模式。
  2.VIA系列主板
  令人奇怪的是,虽然Windows 2000/XP可以正确识别硬盘的型号,但安装了VIA四合一驱动程序包后,虽然系统能正确识别出硬盘控制器“VIA BUS Master PCI IDE Controller”,但“Primmary IDE Controller(dual fifo)”和Secondary IDE Controller(dual fifo)”却仍使用着微软默认的驱动程序,而且此时VIADMATool并不像在Windows 9x/Me下那样接管UDMA设备,因此如果硬盘是Ultra ATA/100/66的,就会降一级到Ultra ATA/66/33,朋友们可以用HWINFO32查看。











用Ghost和Pqmagic挽救划伤硬盘
老早就听说过Ghost这个软件,但一直没有去见识一下它的风采。近来我们宿舍的电脑在忽然停电事故中把硬盘划伤,这才请来Ghost帮忙,一用便觉得相见恨晚。 我们的电脑是在96年底集体购买的,cryix 6x86 p150+,硬盘是seagate 1.2GB。这个配置当时还不错,现在就有点那个了,装一次Win98就能把人急死,不过只要不常装的话也无所谓。可是硬盘在一次掉电事故中惨遭暗算,从此Win98便会不定期的完全崩溃,大概五六天就发作一次;有时轻微的震动也会带来恐怖的“蓝底白字”警告,然后就该是例行的setup了……更令人生气的是时常装到一大半也会死机!用各种硬盘工具也找不到毛病,按部就班不停地装系统实在让人吞不下这口气,眼看还有半年就要毕业了,再买个新硬盘未免太不划算,这使我们想到了大名鼎鼎的Ghost! 本来应该先把硬盘分出一个比较小的分区来放Ghost产生的映像文件,可我们原来一直把整个1.2GB空间做成一个C盘来用,现在的软件游戏动辄就要装五六百兆,1.2GB的分区也时常显得有些捉襟见肘,这次又不得不从中割一块出来,实在是迫不得已,好在长痛不如短痛。但是因为用Ghost做映像前并不知道文件的大小,为了避免出现分得过小以至于放不下的情况,我们把D盘分成250MB,这样就能万无一失了,至于到时多余的空间嘛,不用担心,咱们不是还有一个“分区魔术师”Pqmagic吗?把多出来的那部分自由空间合并到C盘就可以了。准备工作完毕,便开始重装Win98……哇,真是太慢了,提示还有37分钟,谢天谢地,这是最后一次被Win98的安装折磨啦,再慢我也能忍耐。哎呀,不妙,怎么没了动静?惨啦,蓝底白字的致命错误又蹦出来了,按任意键,花屏,再按,无反应,按下Ctrl+Alt+Del,还是没反应。看来这Ghost我们是用定了。 总算把Win98装完了,趁它还没有罢工前,再一鼓作气把常用的软件如Winzip6.3、ACDSee、Power Vcd、Fox mail、Ultra edit等一口气全部装上,这次硬盘还算合作,没有发难。最后装两个最重要的工具:Ghost和Pqmagic。其中Ghost装在D盘,而 Pqmagic装在C盘。这样做是有道理的,首先Ghost不能装在源分区中,因为将来它从映像文件中恢复分区时会把整个分区全部覆盖,如果Ghost正好在这个分区中,嘿嘿,等着死机吧。其次Pqmagic的主要作用还不是分割合并硬盘,而是把D盘隐藏起来!等到要用它时再解除隐藏。为了做到万无一失,必须把D盘藏起来,以免被人不小心把映像文件删了,它可是我们机器的救命草啊。您想想,如果把Pqmagic所在的分区隐藏了,要恢复起来岂不是有点麻烦?最后,只剩下一件事:做映像文件。退到DOS环境下,整理一下C盘上的文件目录,把一些多余的如?.log文件和临时文件全部删除,为了最大限度的节省空间,还要把c:\windows\中的win386.swp删除,这个内存交换文件可不小,至少也有十多MB。运行Ghost,出现一个与Windows 开始菜单类似的界面,选择【Local】(本地设备)→【Partition】(分区,我们进行分区间的映像,所以不能选disk)【To image】。接下来,选择唯一的源盘,再选择C盘作为源目录,接着输入映像文件的路径(当然是在D盘)名字,这时将提示空间不够(其实是因为源分区大于目标分区的缘故,我们现在在C盘上装的软件压缩后D盘完全能放下),是否压缩,选择【High】(一切以空间大小为首要目标),又提示空间不够,是否 “spanning”(超越分区),选【No】,再次提示空间不够,是否强制执行(当然要执行)。啊,终于开始映像了,随着进度条的伸长,10分钟后,软件告知:映像成功。退出Ghost,运行Pqmagic,它的界面和Windows软件一样,点D盘看看,只使用了95MB,看来还可以从D盘切150MB还给C盘。这里要提醒的是,把自由空间从D盘释放出来分成E盘,进行把E盘合并到C盘的操作时,一定要先删除E盘,卷标改为:“FREE”,并把D盘用“MOVE”命令移动到自由空间的最右边,再选中C盘,用“Resize”命令使它覆盖那150MB自由空间,这段时间千万不可非正常退出,否则硬盘数据将永久性丢失!最后把D盘隐藏,重启电脑,就算大功告成了。以后,如果Win98崩溃了,只需要在DOS下用Pqmagic把D盘解除隐藏,再用Ghost恢复映像文件。我实际操作了一次,总共只要2分30秒。令人恐惧的安装Windows的时代终于过去啦,我们的电脑又恢复了“活力”!
回复

举报

ampc8121

签到天数: 20 天

[LV.4]四枚内存条

lz  楼主| BIOS 发表于 2011-07-01 10:48:52
硬盘的技术术语
1. 单碟容量(storage per disk):
  这也是划分硬盘档次的一个指标,由于硬盘都是由一个或几个盘片组成的,所以单碟容量就是指包括正反两面在内的每个盘片的总容量。单碟容量的提高意味着生产厂商研发技术的提高,这所带来的好处不仅是使硬盘容量得以增加,而且还会带来硬盘性能的相应提升。因为单碟容量的提高就是盘片磁道密度每英寸的磁道数)的提高,磁道密度的提高不但意味着提高了盘片的磁道数量,而且在磁道上的扇区数量也得到了提高,所以盘片转动一周,就会有更多的扇区经过磁头而被读出来,这也是相同转速的硬盘单碟容量越大内部数据传输率就越快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单碟容量的提高使线性密度(每英寸磁道上的位数)也得以提高,有利于硬盘寻道时间的缩短。
  2.硬盘的转速(Rotationl Speed):
  也就是硬盘电机主轴的转速。主轴转速(rotational speed或spindle speed),这是划分硬盘档次的一个重要指标。以每分钟硬盘盘片的旋转圈数来表示,单位rpm,目前常见的硬盘转速有5400rpm、7200rpm和 10000rpm等。理论上转速越高,硬盘性能相对就越好,因为较高的转速能缩短硬盘的平均等待时间并提高硬盘的内部传输速度。但是转速越快的硬盘发热量和噪音相对也越大。为了解决这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应用在精密机械工业上的液态轴承马达(Fluid dynamic bearing motors)便被引入到硬盘技术中。液态轴承马达使用的是黏膜液油轴承,以油膜代替滚珠。这样可以避免金属面的直接磨擦,将噪声及温度被减至最低;同时油膜可有效吸收震动,使抗震能力得到提高;此外这还能减少磨损,提高硬盘寿命。
  3.平均寻道时间(Average seek time):
  指硬盘在盘面上移动读写头至指定磁道寻找相应目标数据所用的时间,它描述硬盘读取数据的能力,单位毫秒(ms)。当单碟片容量增大时,磁头的寻道动作和移动距离减少,从而使平均寻道时间减少,加快硬盘速度。目前市场上主流硬盘的平均寻道时间一般在9ms左右,但现在市面上新火球一代,以及美钻2代,平均寻道时间在12ms左右,都是5400转的产品,大家购买时要考虑到这一点。
  4.平均潜伏时间(Average latency time):
  指当磁头移动到数据所在的磁道后,等待指定的数据扇区转动到磁头下方的时间,单位为毫秒(ms)。平均潜伏期时间是越小越好,潜伏期短代表硬盘在读取数据时的等待时间更短,转速越快的硬盘具有更低的平均潜伏期,而与单碟容量关系不大。一般来说,5400rpm硬盘的平均潜伏期为5.6ms,而 7200rpm硬盘的平均潜伏期为4.2ms。
  5.平均访问时间(Average access time):
  指磁头从起始位置到达目标磁道位置,并且从目标磁道上找到指定的数据扇区所需的时间,单位为毫秒(ms)。平均访问时间最能够代表硬盘找到某一数据所用的时间,越短的平均访问时间越好,一般在11ms-18ms之间。。平均访问时间体现了硬盘的读写速度,它包括了硬盘的平均寻道时间和平均潜伏期,即:平均访问时间=平均寻道时间+平均潜伏期。
  注意:现在不少硬盘广告之中所说的平均访问时间大部分都是用平均寻道时间所代替的。
  6.道-道间寻道时间(single track seek),指磁头从一磁道移动至另一磁道的时间,单位为毫秒(ms)。
  7. 数据传输率(Data Transfer Rate) 计算机通过IDE接口从硬盘的缓存中将数据读出交给相应的控制器的速度与硬盘将数据从盘片上读取出交给硬盘上的缓冲存储器的速度相比,前者要比后者快得多,前者是外部数据传输率(External Transfer Rate),而后者是内部数据传输率(Internal Transfer Rate),两者之间用一块缓冲存储器作为桥梁来缓解速度的差距。通常也把外部数据传输率称为突发数据传输率(Burst data Transfer Rate),指的是电脑通过数据总线从硬盘内部缓存区中所读取数据的最高速率突发数据传输率(Burst data transfer rate)。以目前IDE硬盘的发展现状来看,理论上采用ATA-100传输协议的硬盘外部传输率已经达到100MB/s,然而最新的采用ATA-133 的传输率以后,传输率又可达133MB/s。
  内部数据传输率也被称作硬盘的持续传输率(Sustained Transfer Rate),指磁头至硬盘缓存间的数据传输率,一般取决于硬盘的盘片转速和盘片数据线密度(指同一磁道上的数据间隔度)。也叫持续数据传输率(sustained transfer rate)。
  由于内部数据传输率才是系统真正的瓶颈,因此大家在购买时要分清这两个概念。不过一般来讲,硬盘的转速相同时,单碟容量大的内部传输率高;在单碟容量相同时,转速高的硬盘的内部传输率高。?一般取决于硬盘的转速和盘片线性密度。应该清楚的是只有内部传输率向外部传输率接近靠拢,有效地提高硬盘的内部传输率才能对磁盘子系统的性能有最直接、最明显的提升。目前各硬盘生产厂家努力提高硬盘的内部传输率,除了改进信号处理技术、提高转速以外,最主要的就是不断的提高单碟容量以提高线性密度。由于单碟容量越大的硬盘线性密度越高,磁头的寻道频率与移动距离可以相应的减少,从而减少了平均寻道时间,内部传输速率也就提高了。
  8. 自动检测分析及报告技术(Self-Monitoring Analysis and Report Technology,简称S.M.A.R.T):
  目前硬盘的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MTBF)已达50000小时以上,但这对于挑剔的专业用户来说还是不够的,因为他们储存在硬盘中的数据才是最有价值的,因此专业用户所需要的就是能提前对故障进行预测的功能。正是这种需求才使S.M.A.R.T.技术得以应运而生。
  现在出厂的硬盘基本上都支持S.M.A.R.T技术。这种技术可以对硬盘的磁头单元、盘片电机驱动系统、硬盘内部电路以及盘片表面媒介材料等进行监测,它由硬盘的监测电路和主机上的监测软件对被监测对象的运行情况与历史记录及预设的安全值进行分析、比较,当S.M.A.R.T监测并分析出硬盘可能出现问题时会及时向用户报警以避免电脑数据受到损失。S.M.A.R.T技术必须在主板支持的前提下才能发生作用,而且同时也应该看到S.M.A.R.T. 技术并不是万能的,对渐发性的故障的监测是它的用武之地,而对于一些突发性的故障,如对盘片的突然冲击等,S.M.A.R.T.技术也同样是无能为力的。
  9.磁阻磁头技术MR(Magneto-Resistive Head):
  MR(MagnetoResistive)磁头,即磁阻磁头技术。MR技术可以更高的实际记录密度、记录数据,从而增加硬盘容量,提高数据吞吐率。目前的MR技术已有几代产品。MAXTOR的钻石三代/四代等均采用了最新的MR技术。磁阻磁头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磁阻效应来工作的,其核心是一小片金属材料,其电阻随磁场变化而变化,虽然其变化率不足2%,但因为磁阻元件连着一个非常灵敏的放大器,所以可测出该微小的电阻变化。MR技术可使硬盘容量提高 40%以上。GMR(GiantMagnetoresistive)巨磁阻磁头GMR磁头与MR磁头一样,是利用特殊材料的电阻值随磁场变化的原理来读取盘片上的数据,但是GMR磁头使用了磁阻效应更好的材料和多层薄膜结构,比MR磁头更为敏感,相同的磁场变化能引起更大的电阻值变化,从而可以实现更高的存储密度,现有的MR磁头能够达到的盘片密度为3Gbit-5Gbit/in2(千兆位每平方英寸),而GMR磁头可以达到10Gbit- 40Gbit/in2以上。目前GMR磁头已经处于成熟推广期,在今后的数年中,它将会逐步取代MR磁头,成为最流行的磁头技术。当然单碟容量的提高并不是单靠磁头就能解决的,这还要有相应盘片材料的改进才行,比如IBM早在去年率先在75GXP硬盘中采用玻璃介质的盘片。
  10.缓存:
  全称是数据缓冲存储器(cache buffer)指的是硬盘的高速缓冲存储器,是硬盘与外部总线交换数据的场所。硬盘的读数据的过程是将磁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后,通过缓存一次次地填充与清空,再填充,再清空,一步步按照PCI总线的周期送出,可见,缓存的作用是相当重要的。在接口技术已经发展到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的时候,缓存的大小与速度是直接关系到硬盘的传输速度的重要因素。它一般使用7~10ns的SDRAM,目前主流IDE硬盘的数据缓存是2MB,但西部数据得JB系列的缓存达到了 8MB,性能非常优秀。
  11.连续无故障时间(MTBF):
  指硬盘从开始运行到出现故障的最长时间,单位为小时。一般硬盘的MTBF都在30000或50000小时之间,算下来如果一个硬盘每天工作10小时,一年工作365天,它的寿命至少也有8年,所以用户大可不必为硬盘的寿命而担心。不过出于对数据安全方面的考虑,最好将硬盘的使用寿命控制在5年以内。
?
  12.部分响应完全匹配技术(PRML):
  它能使盘片存储更多的信息,同时可以有效地提高数据的读取和数据传输率。是当前应用于硬盘数据读取通道中的先进技术之一。PRML技术是将硬盘数据读取电路分成两段"操作流水线",流水线第一段将磁头读取的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然后只选取部分"标准"信号移交第二段继续处理,第二段将所接收的信号与 PRML芯片预置信号模型进行对比,然后选取差异最小的信号进行组合后输出以完成数据的读取过程。PRML技术可以降低硬盘读取数据的错误率,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磁盘数据密集度。
  13.单磁道时间(Single track seek time):
  指磁头从一磁道转移至另一磁道所用的时间。?
  14.超级数字信号处理器(Ultra DSP)技术:
  应用Ultra DSP进行数学运算,其速度较一般CPU快10到50倍。采用Ultra DSP技术,单个的DSP芯片可以同时提供处理器及驱动接口的双重功能,以减少其它电子元件的使用,可大幅度地提高硬盘的速度和可靠性。接口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硬盘的最大外部传输率,最大的益处在于可以把数据从硬盘直接传输到主内存而不占用更多的CPU资源,提高系统性能。
  15.硬盘表面温度:
  指硬盘工作时产生的温度使硬盘密封壳温度上升情况。硬盘工作时产生的温度过高将影响薄膜式磁头(包括MR磁头)的数据读取灵敏度,因此硬盘工作表面温度较低的硬盘有更好的数据读、写稳定性。
  16.全程访问时间(Max full seek time):
  指磁头开始移动直到最后找到所需要的数据块所用的全部时间。
回复

举报

ampc8121

签到天数: 20 天

[LV.4]四枚内存条

lz  楼主| BIOS 发表于 2011-07-01 10:48:36
硬盘的日常维护技巧
大家都知道,分区表是硬盘的“命根子”,它受到破坏之后硬盘乃至整个系统都会瘫痪,而分区表恰恰又是非常脆弱的,停电、死机、病毒以及误操作等都有可能破坏硬盘分区表,这就要求我们未雨绸缪,事先将硬盘分区表、引导区和主引导扇区等信息备份下来,在硬盘出现故障之后再加以恢复。
  1.使用KV300进行备份和恢复
  KV300是目前非常流行的杀毒软件之一,它能够按照用户意愿将硬盘的引导信息备份到软盘上,而后在需要时进行恢复。
  利用KV300备份硬盘引导信息的方法:KV300/B。
  利用KV300的备份信息进行恢复的方法:KV300/HDPT.DAT。
  2.使用Nuts & Bolts进行备份和恢复
  尽管KV300提供了上述备份功能,但它的功能并不完善,只能备份普通硬盘上的引导信息,当用户对硬盘进行了某些特殊设置(如同时设置了多个引导分区)之后它就无能为力了。另外,KV300在备份硬盘引导信息时并没有提供其他辅助功能,不能满足用户对硬盘进行其他处理的需要。作为一个高级用户,我们在对系统进行备份时还应另辟捷径,Nuts & Bolts正好可以满足我们的这一需求。
  Nuts & Bolts是一个与Norton齐名的磁盘工具软件,它提供了强大的应急盘生成功能,可对CMOS、分区表、引导区和主引导扇区等众多系统信息进行备份,并在应急盘上提供了许多对磁盘进行检测、整理的工具软件(这些软件都是DOS版的,我们可用应急盘启动后直接加以使用,这就比不提供DOS版磁盘维护工具的Norton应急盘要好得多),实为广大用户备份系统信息时的最佳选择。
  要使用Nuts & Bolts对硬盘信息进行备份,我们只需启动Nuts & Bolts,然后在它的综合调度窗口中单击“Rescue Disk”按钮(如图所示),启动系统的备份功能,然后再按照备份盘制作向导的提示进行操作即可。操作完毕之后,我们将会得到一张包含硬盘引导信息的 Nuts & Bolts应急盘,此后当硬盘的分区表、引导区或主引导扇区等信息被破坏之后,我们就可以使用该软盘启动计算机,并执行“RECOVER”命令,利用备份信息对系统进行恢复即可。另外,我们也可执行应急盘中的“RDDOS”命令,利用Nuts & Bolts自动对硬盘分区表进行恢复,并进行磁盘扫描、病毒检测等全套维护,使用非常方便。
  3.亡羊补牢
  假如还没有来得及备份硬盘信息,硬盘分区表已经被破坏,这时我们也不能坐以待毙,FDISK、KV300等软件都提供了测试、修复和重建分区表的功能,我们只需执行“FDISK/MBR”命令,或启动KV300并进入其图形界面之后单击F10按钮即可达到重建分区表、恢复硬盘数据的目的。








硬盘分区导致数据无法读取
一台机器操作系统是WIN 95,用系统盘从DOS状态启动时,无法读取硬盘数据,而从WIN 95启动时又一切正常。首先想到的可能原因是硬盘使用FAT32分区,而老版本DOS不支持这种分区。可是在FDISK中列出硬盘采用的是FAT16,顿时否定了我的推测。这种现象以前没有遇到过,当时真是百思不得其解。忽然想起不久前得到的一个查看硬盘分区类型的软件Partinfo,赶紧找出来。一运行,发现这块硬盘的分区类型标志是0E,而0E和0F是WIN 95为了便于新型IDE硬盘有更好的读取速度而加入的两种新的硬盘分区类型。不只是DOS,NT也是无法识别这种分区类型的,至此真相大白。这里将常见硬盘分区类型标志与分区情况及所支持的操作系统简要介绍一下,以供参考。   05 最大管理硬盘容量为2GB,支持DOS、WIN9X、NT   06 最大管理硬盘容量为2GB,支持DOS、WIN9X、NT, FAT16   07 最大管理硬盘容量为2?1024GB, 支持NT, NTFS   0B 最大管理硬盘容量为2?1024GB,支持WIN95(0SR2)、WIN98, FAT32   0C 最大管理硬盘容量为2?1024GB, 支持WIN95(0SR2)、WIN 98 事后又想起WIN 95的FDISK有一个“X”参数,推测可能是为了避免这一问题的。笔者在自己的硬盘上试了几次,可是不论加不加这一参数,都未能分出这种类型,机器的主人也说不出来是如何实现的。这里还请高手指点迷津。?

:由于电脑在长期使用后,电源的四芯D形插头内部会有所变形,并且氧化,所以与硬盘的电源接口接触不牢,就造成了上述原因。








硬盘分区常见问题解决二则
硬盘分区是每一个计算机爱好者都非常熟悉的基本技能,大家对fdisk更是“了如指掌”,其实不然,fdisk命令还有好多功能我们还不知道,还有一些隐藏参数不为人知,以下就利用fdisk命令的隐藏参数解决两个常见的硬盘分区中的问题。
  问题一:硬盘分区时,既要有FAT16格式又要有FAT32格式,或者硬盘只认FAT16格式,从而不能安装Wiindows 98操作系统等等。
  解决方法:通常状况下,大家是通过各种分区软件进行格式转换,以求满足用户的需要。这种方法操作复杂,而且分区软件并不是随处都有,非常不方便。在这里,我们在拥有一张启动盘的前提下给大家介绍一种极其简单的办法,既方便又实用,那就是利用fdisk的一个实用参数/fprmt,此参数的功能是在交互模式下询问FAT16格式和FAT32格式的使用。当用户输入fdisk /fprmt命令回车后,硬盘分区时不会出现是否支持大容量硬盘的询问画面,而是在每次建立一个分区时询问使用FAT16格式还是FAT32格式。非常方便吧。
  问题二:硬盘有坏区,每次进行分区时,不能通过硬盘检测,导致无法正常分区。
  解决方法:此问题最为讨厌,明明只坏了一点硬盘,却使整个硬盘无法使用,甚至整个计算机都闲置,造成资源浪费,每次看见自己的“爱机”就想踹两脚,难受之至。不用发愁,解决方法依然很简单,输入fdisk /actok命令后回车试试,是否一切顺利过关,你的“爱机”从此又可以活蹦乱跳了,兴奋吧!其实这就是fdisk命令的隐藏参数/actok的功能,它可以在硬盘分区时不检测磁盘表面是否有坏区,直接进行分区,既解决问题又加快分区速度,真是事半功倍。
  另外,用户每次分完区后,都必须重新启动计算机,非常不方便,大家可以加 /q 参数,这样每次分区结束后,不用重新启动计算机,直接格式化硬盘,安装操作系统即可。以上是我在实际操作中的一些体会技巧,希望和大家一起分享。
回复

举报

ampc8121

签到天数: 20 天

[LV.4]四枚内存条

lz  楼主| BIOS 发表于 2011-07-01 10:48:15
西部数据维修整理资料汇总~希望大家能够支持我~
WD EB、AB、BB、JB、AD硬盘固件修复精解
1、先将坏硬盘接在IDE2上;
2、不跳安全模式,用****的测试版修二次,不管成功否。
3、用MHDD 里面的ERASE命令全盘修二遍后。
4、再用****的将WD硬盘跳成安全模式, 修一遍。
5、之后用PC3000V12里面相应的模块修。
6、用法1-2-1-2这个方法是扇区再生恢复,重启后。
7、用MHDD查看,是否正常。
8、如不正常,再次进入PC3KV12相应的模块,用里面的内部格式化,选二修一遍。
9、再用最后一项是G和P 表修一次,方可修好~!
用以上此法, 能修好在MHDD显示A、S错误码和少量的!
西数WD2000EB-00CSF0维修实录
20G的WD硬盘能检测到但不能启动。用光驱启动,发现分区没了,不能用FDISK分区。进入DISKGEN和PQ报错,不能分区。不能用DM跟 LFORMAT低格。只好用MHDD的F4功能,全部显示为青色的S。用HDDREG1.3在第一格就R了很久。没耐性等下去,就退出来用PC3K了。进入PC3K后的操作过程。在此之前把硬盘跳线跳到安全模式。
1、首先是扫描固件,完成后好象显示有几个错误
2、内部低格,是那个不考虑G跟P的低格,刚开始低格时感觉好慢,只弹出一个提示,只看懂了30这个数字:)。后来等得不耐烦,退出了低格。
3、是选第四项菜单,是“逻辑扫描缺陷”什么设置都没改直接按回车,扫描完后有一千多错误。
4、完了以后退出PC3K,用DM试了下低格,终于可以低格了,不过我没有低格,试了PQ跟DISKGEN,分区都没问题,我又用FDISK试分了一下区,OK,不过在FORMAT过程中出现坏道。于是又用上了PC3K。
5、现在就用了低格了,是考虑G和P的那个低格。在漫长的等待中,可能也就在20多分钟吧,终于格式化完。
6、退出PC3K,用MHDD扫了一下,OK了,那些青色的S全没了。心想这硬盘终于给救回来了。
7、接下来的是用FDISK分区和FORMAT。没事了,一点坏道都没有了。(对20G这种小硬盘喜欢用FDISK分区,因为觉得FDISK的校验功能,可以在分区的过程中知道硬盘有没大问题)
西数硬盘维修全过程
故障: WD2000EB 容量 20G ,无法分区,不能格式化。用LFORMAT,DM9.56或西数专用程序做低格均告失败。尤其用DM9.56时报MBR等错误信息。用MHDD2.9无法检测到磁头,柱面等信息。用DISKEDIT检测不到硬盘分区。用PC3K的西数模块出现红色提示,但能检测到硬盘。
解决: 1. 在IDE1接口上接个好的硬盘里面放入PC3KV12软件,IDE2接口接有故障的硬盘,注意两个硬盘都要设为主。
2. 这时运行该软件对应的模块 PCWD_EB.EXE后无法继续了,出现红色提示这时把坏盘的电源线拔下,再拔数据线,然后在把坏盘插上,插时先插数据线再插电源线,然后可以继续.
3. 选界面中的第三项(内部低格程序)等30分钟。。。。。就OK了
修复了西部数据40G
故障原因:满盘坏道,运行很慢,无法格式化,无法分区,能够认到盘,自检正常。
修复过程:用PC3K的内部格式化功能,格了一遍后,硬盘检测没有坏道,然后用****专业版进行检测修复,检测无坏道,但是百分之1-10的地址时快时慢,用THDD检测没有任何问题,本人用****普通修复99遍,速度有了一部分的提升,但是速度还是不稳定,主要我有5块硬盘的故障都是这样的,所以我从另一块盘里读出了固件,重新刷了一遍,但是故障依旧,随后又用LFORMAT低级格式化了一遍,重新分区,格式化,硬盘速度又有了明显的提升,此硬盘基本正常了,怀疑还有部分磁介质不稳定,不过现在检测都正常!
实战修西数AC33200
有个AC33200的盘,以前有坏道,用DLG修复后以为好了,不料重启后常认不到盘,查电路板没问题,用PC3K来试一下,只用PC3000AT的综合测试和自动重置就OK了
修复西数WD400EB硬盘
故障表现:
1.首次冷启动,cmos不认盘;重新热启动可以认盘。能认出WDC WD400EB,但容量为只显示8.5G,且扇区数、磁头数等数据都不对。
2.机器为winme和win2k双系统,作从盘时:该硬盘在winme下,机器自检认作WD400EB 8.5G,S.M.A.R.T. None;进入系统后见不到从盘。在win2k下,机器自检到能源之星标志过后就过不去了。
3.用DM万能版和西数DLT两款软件的不同选项中,分别有以下提示:
(1)ERROR/STATUS CODE:0132
(2)THERE WAS A DEVICE ERROR READING DRIVE2.ABSOLUTE SOCTER 0 COUNT 1.
(3)READING DRIVE 81 I/O TIMEOUT.
修复: 用lformat低格一下,看看能不能正常低格.如果能正常低格的话,一分钟就停止.然后用dm956版本查看一下最大lba地址值是否完全.如果还是8.4g的话,请问原来就是8.4g吗?(有些盘改小下来用的)。如果不行,就的用pc3000试试呢!
修复西数WD硬盘
故障表现:加电电机正常,但寻迹有异响,一会儿消失,BIOS中就能认,不能分区,不能格式化,用MHDD检测,开头、末尾有坏道(0.5%-10% 75%-95%).
维修步骤:如果开始检测时有异响,可能是坏道,(零磁道)坏了,先用MHDD,把其中咱们讲的那些项打开,如果不行,先把前边的坏道修好,后边的可以改容量.如果有PC3K去修,用里面的逻辑扫描一项就可以了.实在不行,可以做一下低格.
修复西数WD硬盘
故障表现:一个西数的硬盘一开始检测到大量的坏道,用****扫描中途强行终止后BOSS也认不到了.维修步骤:PC3000做内部低格,然后逻辑扫描,再配合其他软件
修复西数WD20G硬盘
一个无法格式分区的WD20G。通过先清其有P表同G表坏道,再选择内部低格。一次不行再格二次,在其中并加磁盘FW表面测试。之后能完全正常使用。
WD20G在进入西数EB模块没的提示出错,要注意,一路选择回车进入主菜单。因有前一个WD硬盘的维修经验,也采用了清表,内部格式化。之后用DM分区正常。但在测试装WIN98时。试图快格到45%时过不去。用HDDR扫有坏区。重新再次内部格式化。(有个怪现象。这个硬盘我采用内部格式化最少有5- 6次。在内格时有时快有时慢。不知为何。)。之后再用HDDR描,全盘全坏。死马当活马医。不知是先用了擦除磁盘FW信息还是先用清除FW。之后再用内部格式化。再用HDDR描通用。有些不信自己。用FDISK分区再用format也没有发现坏区。 通过。装系统运行了几个小时也没出问题。
小结:如果这样的硬盘,不要资料的情况下。请你先清P表再用内部格式化,多几次也行。但在进入模块时最好没有提示出错。提示出错的用这种方法修不好。如果还是有坏区。分不了区就再擦除磁盘FW信息同清除FW再内格。多试几次。直到扫描分区正常为止,说不定再有奇迹出现。
修复不认的西数硬盘
故障表现:40GXJ硬盘,由于在插电源的时候与硬盘电源插口没有插严,故造成打火,还有打火的时候,闻到了烧焦的味道,结果硬盘检测不到了,接上电以后,一点声音都没有
维修步骤:
1、可能应该是驱动芯片坏了,量一下5V和12V对地阻值是多少,一般正常值都要在工作上600个左右
2、查接口芯片与IDE接口之间有没有被烧断的地方
修复西数硬盘
故障表现:WD40EB,能识别就是不能操作,原来有两块WD20G的硬盘用PC3000西数模块的低格程序就修好了,但是这块40G的就不能低格,提示出错!!!!
维修步骤:用PC3000检查一下固件结构,看是不是有错的呀,如果有重新写一下试试!

修复西数硬盘
故障表现:对于WD200EB认成WD205EB的情况,可以用PC3000重写FW后接口信息就会正常了,0EB认成WD205EB.
维修步骤:先进入WD的对应模块,其中一项是对磁盘固件区操作的,进去后,选择FW的读/写选项就可以操作了,就对着操作就成功了.这个盘主要就是FW坏造成的,所以把好的FW写进去以后就好了!
对于WD200EB认成WD205EB的情况,可以用PC3000重写FW后接口信息就会正常了。
西数400BB-00DKA0硬盘的修复
故障表现:西数400BB-00DKA0硬盘无法分区,高格。用MHDD检测,全为绿色的S,调用3K的内部低格后,全好,能分区高格,但使用起来感觉稍慢,华硕主板用不了,报SMART错误,用西数官方软件检测,报0159错误,无法进入检测界面。
维修步骤:过几天,将一400EB的数据全盘地GHOST到400BB-00DKA0上,完成后用400BB-00DKA0在一810主板上启动,谁知该板提示:BOOT DEVICE FAIL,无法启动。这时,用98启动盘启动,将西数400BB-00DKA0硬盘上GHOST后的分区全删,但用 FDISK重新分区时跳到2%时竟无法继续,退出,再调用MHDD,发现前面几格后有一大串的坏道。再退出MHDD,调用DM直接清零,大概进行到1%以后退出,用MHDD再测,全好。用FDISK分区高格都没问题。接到华硕主板试试,不再报SMART错误,启动到DOS后,用西数官方软件检测,无错误,完全通过。装系统试试,一切顺利。
修复西数硬盘
故障表现:一块WD 20G的硬盘,症状是bios可以识别型号和大小(是不是这样就不关固件的事?),声音正常,但不能读写,不能低格,用厂家专用工具测试不能通过(诊断信息是error 458:IDNF 10+  Identified Data Not Found. Ten or more instances of information on data positioning and location could not be found. Drive should be replaced.)。似乎属于WD EB系列通病中症状较轻的。
维修步骤:用的工具是PC3K。 具体做法如同前面那篇治疗WD EB通病,只是没有带电插拔,因为运行程序一直都很顺利,当然PC3K也试了2,3个版本,开始几个都显示 PROGRAM TOO BIG TO FIT IN MEMORY,也死了几次,不知道是不是DOS的原因,最后找到的可用的版本选择菜单第三项,点了几次回车,出现了几个菜单有G-LIST 和P-LIST的(其他俄文看不懂),选了一个,然后硬盘灯就开始一直亮着,可能有20多分钟的样子,退出PC3K后直接运行PQ(未重启),已经可以发现硬盘了,并且可以操作了,分了一个区,SCAN了一下,没有什么问题了
PS:最后硬盘的CYLINDER从39102336降到39102334,少了两个,不算什么吧(是不是0道不清楚)
PC3000修复WD敲盘故障
WD的硬盘在修复的方法和故障上来说与别的硬盘有很大的出入,内部与别的硬盘有很大的差异,,如果说,硬盘里边该有的还是一样,没有的它的也没有,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他们的技术就是不同的,不然WD怎么称军方专用硬盘呢! WD硬盘敲盘,WD敲盘大致分为:
1:BIOS坏 2:驱动IC坏 3:丢失参数
首先跳3个调线冒,进行线路板脱盘操作,进行线路板检测,排除BIOS问题,如果没有问题,进入跳1个调线冒,强行进入硬盘,进行硬盘的修复,修复模块,有可能在进入的时候会出现伺服错误,带卡的用户根本不用管它,退出重新进入,但是这个时候注意的是进入主菜单之前不要心急,因为如果你心急就会出现错误,等待。
强行刷写WD固件,WD2.01的扇区再生,在这个时候也显得比较的重要,在刷写固件的同时,硬盘停转到起转经过了PC3000强行的控制,硬盘会正常的开始寻道,剩下的不说了!
回复

举报

ampc8121

签到天数: 20 天

[LV.4]四枚内存条

lz  楼主| BIOS 发表于 2011-07-01 10:47:49
富士通8.4G的盘,用MHDD恢复原来的容量后是10G的盘,用MHDD检测,在80%后面有一片坏道,显示红色的X,而不是白色的W。用HDDREG试试,在坏道的地方老是滴达滴达响,只好又把它做成一个8G的盘用了。
用D版的3K,操弄操弄这个盘,又把它恢复成原来的容量,用MHDD F4再测,原来的坏道有的地方成了绿块,有的是白块,但速度比正常的地方稍慢,在DOS下format,全好,查看MHDD说明书,指出绿块并非损坏,只是性能稍差。
MHDD说明中的一句话:
“……先把硬盘容量改为最小(这里的最小不是0M或者1M,而是硬盘总容量的整百M位,比如10G就改为100M,20G就改为200M),然后再用 MHDD进行扫描修复。然后恢复实际容量再进行扫描,完了再改为硬盘容量的一半,继续扫描,恢复容量扫描,最后把硬盘改为原始大小进行高级扫描一遍 OK~!!!而且MHDD和很多修复软件可以配合使用,效果相当不错……”
富士通重写BIOS的操作步骤
1、从好盘下载BIOS程序。
取一个与待修硬盘相同BIOS版本的好盘,接入后进入相应工具的菜单。选 "DISC FIRMWARE ZONE"-- "WORK WITH THE ROM"---"READ ROM TO FILE",然后输入一个文件名(易记且有特点的),回车,约10秒钟就可将该硬盘的BIOS读出并存放于指定的文件上。
2、不退出菜单,直接取下好盘,换上待写BIOS的硬盘。当DRDY 与 DSC 指示灯亮时,表示硬盘已经准备好。
3、选菜单 选 "DISC FIRMWARE ZONE"--"WORK WITH THE ROM"---"WRITE ROM FROM FILE",选择刚才指定的文件名,回车。这个过程中硬盘自动停转,然后再次起转并自检。约30秒钟就可完成BIOS写入。
FUJITSU盘故障表现
1、表现为认盘声正常,但是开机自检MODEL为乱码,且SYSTEM CONFIGURATIONS显示为NONE,FW出错,重写即可。
2、表现为认盘声正常,自检MODEL正确,SYSTEM CONFIGURATIONS显示的容量也正确,但是无法在DOS下进行磁盘操作,如FDISK、DM、LFORMAT等等;FW出错,纠正即可。
3、表现为开机自检在检测硬盘处停留很久,但可正确识别硬盘ID,在SYSTEM CONFIGURATIONS处可显示正确容量,0道坏,特别说明——这种故障极易导致故障1,需尽快送修。
4、表现为开机后系统很久都没法进去,硬盘有非0道坏道。
5、表现为开机后硬盘噹噹敲盘,电路板或磁头或FW问题,这种故障修复率比较低。
6、表现为时认时不认,电路板和FW的问题。
7、表现为使用过程中噹噹敲盘,电路板或FW问题。
8、富士通硬盘通病:检测不到,方法: A、数据线接口下面的排感或排阻损坏,或数据线数,
B、 BIOS损坏, C、固件坏(占多数)用PC3000修.

昆腾硬盘维修整理资料汇总~希望大家能够支持我~
火球LD盘为5400转,由于板上没有了缓存芯片,只有主芯片、磁头控制芯片、驱动芯片。同时PCB板比较厚、小,不容易产生接触不良现象,所以维修的难度相对没有那么大。驱动芯片也采用了松下公司的AN8411芯片,虽然芯片小,但耐高温和耐高压的特性良好,一般情况不会坏。工作电压有:8V, 3.3V,2.5V。故障现象有:
一:指示灯长亮,主芯片坏
二:指示灯微亮,2.5V电压不正常或主芯片坏,驱动芯片坏
三:指示灯亮五下,缓存是没有的,也只有主芯片坏了
四:指示灯亮十下,磁头控制芯片坏,8V工作电压没有,主芯片坏
五:指示灯不亮,工作电压不正常,主芯片坏,驱动芯片坏
昆腾系列只认参数不可读写
牌子型号: QUANTUM FIREBALL CX LA LB LC LD AS LM LE VQ等系列
故障现象: 自检声不完整,但系统BIOS能检测到型号和容量,不能读写
判断问题:
解决方案: 1、把待修盘接入,进入主菜单(出错不管)
2、装入相应的LDR文件
3、往缺陷表随意添加一个记录(手动封一个磁道)
4、退出菜单,将硬盘断电。重新接通进入菜单。
5、清除缺陷表,重新扫描所有缺陷并修复。

火球LCT电路板维修
火球LCT系列电路板采用的驱动芯片为TDA5247/AN8428。TDA5247芯片的耐高温和耐高压的特性特差。甚至有的用不了半个钟就会了,耐用的很少。所以TDA5247芯片价格低。AN8428芯片是日本松下公司生产的芯片,具有耐高温和耐高压,用上几年也不会坏,可以说是LCT系列驱动芯片的精品,但价格高。但在市场上TDA5427芯片还是占多数。
   换上好的飞利浦芯片后还是不转是维修火球电路板比较常见的问题。一般维修人员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现在我把我几年的修板经验交流出来。
一:焊接不当,还有的脚接触不良,需用烙铁加焊,也可用热风枪再吹。但最好是吹芯片时先加上松香水或松香膏,这样会提高焊接的效果。
二:“排阻”烧坏,可用万用表检查对其电阻值,为0.X欧。不是这坏了。换!
三:芯片的56,57脚的电路板上的接点已经烧烂。这也是常见的故障,需外接线连接,不连接好就会产生不转的现象。
四:电机接口旁边的放电三极管(只起二极管作用)击穿或接50-70脚边的元件掉了或坏了。但这一般是转不起的故障。
五:主芯片的1-3或倒数1-3是控制驱动芯片转的,其接触不良也不转。
六:IDE接口的脚接在一起,使主芯片不复位,特别是1-2脚。
七:上盘还是闪十下的,通常是8V电压没有或磁头控制芯片坏或没有电压输入
八:上盘还是闪五下的,缓存、主芯片接触不良或坏了。
九:如上都不行,那只能怀疑主芯片有问题了,换换看,不过要很高的焊接技术哦。
*****把主芯片也换了、磁头放大的芯片也换了,还是不行,灯依然不亮。如果电压正常的话,要看晶振的两端电压了。晶振也是很容易坏的其中一个元件,如果还不行,那可能是PCB板坏了。*****
故障:连续自检不停,上PC3000也是连续不停自检
维修方法:进入PC3000后出错不管它,进入到昆腾主菜单,这时时找不到参数的,然后在给硬盘断电一次。
1:进入3-4写相应型号的LDR
2:接着进入修改硬盘参数项,修改LBA地址大小,和型号参数(因为读LDR后清空了).然后确定 保存,硬盘自动断电重起.这时硬盘应该正常的自检了.
3:进入主菜单,LBA地址扫描(住E一定想要手动封掉0,0 1,0 2,0 3,0 4,0)全是坏道,做一遍伺服扫描即可完全修复.
这样硬盘故障维修有可能硬盘容量会减半.原因是有哟嘎磁头性能不良,造成硬盘连续自检不到参数.
PC3000维修设备对昆腾硬盘的维修来说是最专业的了,基本上达到85%左右(其中包括0道 的维修)
PC3000进入昆腾组建以后,选择硬盘的大小,然后:如果硬盘就是一些物理坏道的话,用程序的5项,LBA地址扫描,就行了,自动扫描到100%,然后可以看到坏道的列表,2下回车,系统自动把物理坏道屏蔽到P-LIST中。然后在扫描一遍,确认一遍。就是这么简单。
用PC3000 V12修复QUANTUM系列硬盘
昆腾硬盘最常见坏的就是固件会出现问题(和迈拓的差不多),当然如果是坏道的话,那用PC3000 V12修起来那更是简单了.在此举例说明一下QUANTUM FIREBALL LCT 10 15
(15G)固件出现问题后修复的办法:
1. 固件出现问题后,一般表现为在COMS里不认硬盘,或者认到硬盘后无容量,出现别的英文代码.再有 就是硬盘的容量明显缩水变小.
2. 这时要修复好这个硬盘最根本的方法就是重新加载硬盘的固件,当然这也是PC3000 V12的强项.由于现在好多用的D版PC3000 V12,这样的有那多固件模块和结构页不全.但是如果手上有一块和好的硬盘与要修的硬盘型号一样,这样可以用PC3000 V12生成这样的LDR文件和相对应的模块组.
3. 在PC3000 V12里找到所想要修的硬盘一一对应,以QUANTUM FIREBALL LCT 10 15为例.在DOS下键入SHELL 后,选择QUANTUM下的PCQULCT 10按回车后,PC3000 V12进行对硬盘的检测,检测完必后有几个硬盘型号,你选择所修硬盘对应的型号即可,这里选择FIREBALL LCT 10 15.0后按回车,进入主菜单,我们将看到十个选项.如下:
选择第三项对硬盘的软固件区进行操作.
选择3.4项加载LDR文件。这里选择: PCQLCT10.LDR后按回车键,会看到下面的状态寄存器不停的闪烁,这表明正在加载,加载成功后,选择 3.2.2.1.1.1.1和3.2.2.1.1.1.2.1 3.2.2.1.1.1.2.2分别加载CP#值.如果完全成功加载后,重启电脑或退出进入PC3000AT下重新进行一次检测,硬盘就这么被修好了。
昆腾LCT10 10.2G硬盘维修例
QUANTUM LCT10 10.2G的硬盘,是曾经用LC的板上到LB的盘体上造成盘体无法读写故障的,用PC3K修好,不过写固件却与以前介绍的不一样:
该硬盘能自检到型号,却提示硬盘故障,需按F1才能继续,进入QUANLUM模块时提示CP#08。10。14三个模块出错,进入后选3-4,装载 QULCT10。LDR,我原来想选3-2-2-2添加FW的,却按错了最后一个2,按成1了,执行完后硬盘型号变成其它的了,心想糟了,马上重启,没想到却顺利通过自检,进入MHDD检查发现除几个坏扇区外很正常,退出进入PC3K查看缺陷表,有306个记录,清掉后运行逻辑扫描,却只有16个坏扇区,写入缺陷表后退出。分区、格式化都正常,至此,这个硬盘给我意外修好了
D版修复不认盘昆腾15GCX64A的过程
昆腾CX6.4A15G开机CMOS里没有认到盘 判断为:固件有缺陷
维修:硬盘只接数据线进入PC3000相关主菜单后在插上硬盘电源线,紧接着装入相应的 LDR文件!下面的状态栏狂闪30秒后退出、断电、重起!CMOS里看见了硬盘的标识和容量了!在进入相应的菜单栏清除缺陷表后在执行扫描修复!OK!
昆腾硬盘出现硬件故障
一块昆腾1.2G的小硬盘,开机自检时若能发现硬盘则用起来基本没有问题,但有时候自检并不能发现硬盘,表现为硬盘启动后高速旋转然后在某个地方停了下来,接着就是“卡塔卡塔”的声音,然后屏幕显示硬盘出错,停在那里。每次遇到这种情况,需在关机后拔下硬盘的盘体到电路板的连线,然后再开机,听到硬盘启动后再关机,这时再插上连线,只要听到“当”的一声就OK了!
随着这硬盘日子增长,那一招也越发不起作用了。到了后来干脆是无论怎样也不动了,只听见“卡塔卡塔”的声音不绝于耳。不得已而为之,拿出螺丝刀。各位千万注意:不到万不得已别用这招!
硬盘的壳体上有六颗螺丝,主轴有一颗,磁头部分有一颗,一共八颗螺丝,下了就可以小心翼翼的打开硬盘了!虽然DIYER并没有超静的空间,可是在比较干净的卧室完成这一任务不会给硬盘造成什么伤害!打开硬盘的腔体后,可以看见亮晶晶的盘片,还有一对磁头悬停在盘片的两面。将磁头轻轻的掀起,用镜头纸小心地擦拭。注意:磁头十分脆弱!稍有不慎,即前功尽弃!往上掀起磁头时不能离盘片太高,擦拭磁头也应该从里到外沿盘片的轴向。其实并不太难,也就是十分钟的功夫,估计磁头擦干净了便可以了。这时会发现盘片上有一些小小的霉点,也一同擦掉,再用FORMAT请别加任何参数,这样FORMAT会找出所有坏道并一一纪录在案(此步操作为必须)。以后操作系统不会去访问有坏道的扇区。这样,一个想轻生的硬盘又被从死神那里拉了回来。
火球电路板维修
一:用眼看清楚在电路板上有没有少元件,少了要加上。芯片有没有接触不良,松了要加焊。
元件有没有烧坏或电路板有没有烧烂。换元件就要小心了。
二:用手摸电路板(通电),看有没有元件发热,发热不正常的要看是不是电压高了或有元件短路了。没有发热也说明元件没有工作,用万用表测量板的工作电压是否正常。
三:通电观查指示灯闪得是否正常,闪一下为主芯片坏了。微闪,工作电压正常下为主芯片坏。微亮,工作电压正常下为主芯片坏,驱动芯片坏。
四:EL,CR,EX,CX,指示灯正常闪六下,其他闪十下,闪五下都为缓存接触不良或坏,还有就是主芯片接触不良或坏了。
五:看电路板的成色,成色好的多芯片坏,成色差的多会有接触不良。通电用手大力压芯片看是否会对盘的工作有影响。
六:电路板的芯片脚比较细,要有耐心和精力。吹芯片时温度也要调好,太高了会吹坏芯片。
火球AS电路板维修
火球盘中7200转、2M缓存的有两种:一种为AS系列,另一种为LM,KA,KX系列。采用的驱动芯片都是ST公司。型号不同,不可代换。后者的电路板相对前者好修多了。
  AS的盘在7200转状态下,驱动芯片的工作量大、发热量高,同时工作电压也高,AS板的供电也复杂。
驱动芯片引起的故障有:不转、不亮、空转、打盘。
由于电路板要比LCT系列的厚,小。所以一般不会出现虚焊现象,引起的故障有:闪、寻道不完全、打盘、不亮、不认盘、认错参数、转后熄灯等。
、火球AS的板的通病是驱动芯片旁边的三极管烧坏,而且换了也会烧哦,也难找到代换的三极管,许多维修人员都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难题。
  驱动IC型号是L6279 V2.4,和L6279 V2.0不通用,不过许多维修人员都没有见过L6279 V2.0。驱动芯片虽小,但计得比较稳定,驱动芯片一般不会出现像飞利浦烧毁得那么严重。但旁边的小元件就比较容易坏,旁边的三极管烧坏就是首当其冲。它坏了的话,同时会产生其他的元件一起烧坏,所以直接换上去也会被烧坏。它坏了的情况下,同时会坏的元件有:470的电感,8V供电IC,驱动也有可能,但比较少。轻微的烧坏直拉换上去就可以好了,严重的烧伤那就要先检查电路了。看有没有其他坏了,如果还不行,那可能是PCB板坏了。
火球LD电路板维修
  火球LD盘为5400转,由于板上没有了缓存芯片,只有主芯片、磁头控制芯片、驱动芯片。同时PCB板比较厚、小,不容易产生接触不良现象,所以维修的难度相对没有那么大。驱动芯片也采用了松下公司的AN8411芯片,虽然芯片小,但耐高温和耐高压的特性良好,一般情况不会坏。工作电压有:8V, 3.3V,2.5V。故障现象有:
一:指示灯长亮,主芯片坏
二:指示灯微亮,2.5V电压不正常或主芯片坏,驱动芯片坏
三:指示灯亮五下,缓存是没有的,也只有主芯片坏了
四:指示灯亮十下,磁头控制芯片坏,8V工作电压没有,主芯片坏
五:指示灯不亮,工作电压不正常,主芯片坏,驱动芯片坏
火球其他电路板维修
火球其他系列电路板有CX,LE,VQ。CX与LCT相似,LE与LD相似,VQ与AS相似。这几种板的故障现象都以前面介绍的火球电路板维修相同,但这几种板损坏程度没有那么严重,一般都是换掉坏的芯片就可以了。特别是LE,大部分都是好的,盘坏的多。但由于其盘的型号不同,其电路板的设计与别的电路板还是有点不同。也有其比较特别的故障,也都是通病了,现将一一介绍,以供参考。
一:LE板:故障为打盘,它主要是磁头控制芯片坏,驱动坏的情况甚少。
二:VQ板:故障为寻道不完全,寻一点就停了,一般为主芯片坏。
三:LE,VQ板:故障为指示灯闪五下,一般为缓存坏。
四:CX板:多数坏驱动芯片和旁边的放电三极管,还有就是旁边的“排阻”
火球LM系列电路板的维修经验
火球电路板LM系列的有LM,KA,KX型号,LM的芯片的发热量也很高的,工作电压也高,供电也复杂点。芯片设计我个人认为也算可以了,虽然也会烧,但没有飞利浦的快坏。电路板是设计不错的,驱动芯片坏了,旁边的元件也就受苦了!!!!驱动芯片坏了的话,会产生其他的元件烧坏,它坏了的话,会坏的元件有:三个22欧电阻也会坏,但电阻坏了,很难找得到替换的,根据并联电阻法,得出三个电阻并联后为6.7欧可用一个1/8W的电阻替换,线圈也会容易烂,也难找得到替换的,可用LE板上两个电感换上。
一:指示灯长亮,主芯片坏。
二:上芯片打盘,磁头控制芯片坏了或供电不良,变压双三极管击穿。
三:盘转后指示灯熄灯,为缓存不良。
四:指示灯不亮,板上供电电压有:12V,3.3V,8V,驱动芯片坏否,晶振,磁头控制芯片短路,主芯片坏。
五:指示灯亮一下,不转,驱动芯片坏,主芯片接触不良或坏了。
六:指示灯亮五下,缓存接触不良或缓存坏,主芯片接触不良或坏了。
七:一切正常,包括硬盘的寻道的声音也正常而主板找不到盘为主芯片坏。也要注意主芯片通往IDE口的电阻是否已坏。
QUANTUM盘的故障表现
1、表现为通电后或使用中硬盘噹噹响,大都电路板坏,CX、LD、AS盘则有可能是磁头坏。
2、表现为CMOS可以正确识别,但是自检后显示‘PRI DETECT FAIL’,FW出错,重写即可。
3、表现为开机自检在检测硬盘处停留很久,但可正确识别硬盘ID,在SYSTEM CONFIGURATI ONS处可显示正确容量,0道坏;或系统进入很困难,硬盘前面有坏道。
回复

举报

ampc8121

签到天数: 20 天

[LV.4]四枚内存条

lz  楼主| BIOS 发表于 2011-07-01 10:47:16
硬盘高级维修技巧硬盘维修整理资料汇总
IBM硬盘维修整理资料汇总
IBM盘故障总结(一)
1、表现为开机自检时发出吱吱声,存在两种可能,第一是0道坏区;第二是电路板和硬盘体接触不良,即所谓的电路板移位问题。
2、表现为开机后在检测硬盘处停留很久,且没有检测到硬盘,但是硬盘通电后有磁头动作声,LODER问题,有些需重写FW。
3、表现为开机自检没有检测到,没有磁头动作声,但是有转动,磁头问题。
4、表现为通电后马达转动不畅,电路板或马达问题。
5、表现为通电后磁头来回扫动,电路板或马达问题。
6、使用过程中吱吱响,硬盘有坏区。
7、有些硬盘出现吱吱声和咵啦声,是磁头问题。
IBM盘故障总结(二)
IBM硬盘出问题一般有三种情况:
一:异响,不认盘 二:没异响,也不认盘 三:异响,认盘
针对维修方法如下:
一:异响,不认盘,维修这一类硬盘,得先想办法让他不异响了,才好修,一般IBM异响,无非是触 点及电路板问题罢了,这两种情况都很容易解决。。
二:没异响,也不认盘,没有寻道,像这种情况,就得用到PC3K了,进去后,加载LDR,MOD,一般OK。。。就认盘了。。
三:异响,认盘。这一类,应该是坏道所造成的,进入PC3K,再进修复保留区项,把四个头都打开修复,。。。。修复保留区后,还得用MHDD清一次。
至此,现在剩下的,可能就只有坏道了。
四个IBM都是有坏道,用MHDD怎么清,怎么加都不行,最后,没办法啦,只有试试DDD啦终于,经过一二个小时,硬盘终于低格完了,再进入MHDD,扫描,OK!~
再声明一下,用的LDR,MOD,都是用好盘读下来的。
1,牌子型号: ibm系列硬盘
故障现象: IBM硬盘IC35L040AVER07-0型号只有上半声自检音,没有下一步寻道音(通病)
判断问题:
解决方法: 进入 c:pcibm_ldraver
运行 pcibmavr
用3-1-3-1查看RAM版本,
在菜单中选择 3-5 加载与RAM版本对应的LDR, 即可
2,其实ibm的硬盘是很好修的(对磁磁响有效)。你原先跳的是|::|盘!跳成:l::|强制模式,这样就可以检测的到(这是强制主板bios认硬盘
)。然后用pc3000v11的ibm模块去修!修的时候用lba扫描坏道!检测到坏道时!不要扫完中途退出。立刻进行内部低格。我用此法修ibm硬盘
次次成功。再用mhdd检测,打开[Erase WAITs]选项.
[Erase WAITs](删除等待):此项主要用于修复坏道,而且修复效果要比REMAP更为理想,尤其对IBM硬盘的坏道最为奏效,但要注意被修
复的地方的数据是要被破坏的(因为Erase WAITS的每个删除单位是255个扇区)。Erase
WAITS的时间默认为250毫秒,数值可设置范围从10到10000。要想设置默认时间,可以打开/CFG目录下的MHDD.CFG文件,修改相应项目即可更改
Erase WAITS数值。此数值主要用来设定MHDD确定坏道的读取时间值(即读取某扇区块时如果读取时间达到或超过该数值,就认为该块为坏道,
并开始试图修复),一般情况下,不必更改此数值,否则会影响坏道的界定和修复效果.
3,关于IBM硬盘损坏案例,很多人都亲身体验过。下面这篇文章,就针对IBM 60GXP 和75GXP型号的硬盘的普遍故障;
IBM硬盘损坏的一个普遍故障,大多是出现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硬盘突然有怪声出现,然后磁盘开始出现坏道。最后经过IBM drive fitness
tester 工具等一些手段的修复,或是坏道消失(从技术层面上讲,我们怀疑它是真的“消失”抑或是一种屏蔽手段)但数据全无,或是进入一
个使用不稳定阶段,或是完全报废无法再使用,而“怪声”的出现几乎在是所有损坏案例中共有的一个情况。
IBM 公司官方技术员的解释:
故障是由于用户使用“不合理”造成,并非硬盘品质问题:
奇怪的哒哒声(特别是启动中),是由于用户在安装硬盘时插电源线时太用力,使电路板错位导致电路板与盘体数据接触点(电源口附近)移
位,从而造成磁头不能正常“走位”,这是IBM硬盘电路板做工最精细带来的“附作用”。手动校正电路板位置可处理此问题。
IBM的硬盘这个问题比较常见,修复起来比较复杂,而且控制也比较麻烦。
1:进入安全模式,加载NV-RAM文件,因为这是PC3000控制硬盘必需的文件,硬盘在安全模式中,必须加载的文件,因为硬盘的内部数据将有PC
3000全部接替,硬盘内的自检信息将没有权限,还有部分信息存储在别的文件中。。。
2:USAG文件
3:硬盘完全被控制,硬盘起转,硬盘正常的被识别了,只要识别立即开始检测模块,并且进入修复状态。
这一篇就到这里吧!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PC3000的硬盘修复控制原理,硬盘安全模式是有PC3000程序接替硬盘内的程序,完成硬盘的修复,LDR
文件内存储着硬盘的容量型号,还有部分数据存储在别的文件中,在这里不提了,别的大家应该想到了!!!
PC3000修复IBM硬盘的一些技巧!
再修复IBM硬盘的时候!
一:保存fw程序出错!
1:执行快速清除操作
2:执行再保存FW操作(一般覆盖0头)
3:重写如厂家级别的LDR文件
二:很难清除的坏道
1:磁盘表面查看
2:确认是否磁头问题!
3:全盘伺服
4:执行厂家自检程序即可!
三:认错容量
1:写入相应的FW程序
2:用Pc3000at改会容
热换板修复IBM硬盘
IC35L040AVER07-0硬盘接电转但是不自检加LDR和NVRAM失败,找同型号硬盘进PC3000后主轴停转,拿下电路板换到坏盘上加NVRAM后刷新固件成
功,MHDD扫描满盘坏道,ERASE后正常。
CMOS检测不到有时检测时发出“用尖刀划磨砂玻璃”的声音。活动一下硬盘数据线接口有时可以找到硬盘。用DISKGEN2.0测试发现前面5G空间
有不下15处坏道,17G后面700M空间内不下10处坏道。检测到坏道的时候硬盘发出上述那种声音。
修理:应该是硬盘数据线接口有接触不良的情况。用万用表测试接口各个焊点的导通情况,检查是否有虚焊,结果没有(幸亏没有,那些个引
脚可不好焊),卸下线路板用软毛刷清扫,发现整个接口对于线路板而言有些上翘变形,于是反方向矫正一下。安装完毕,发现能够正常检测
到硬盘了,用DISKGEN测试发现前面5G空间只有不下3处坏道,17G后面700M空间内只有4处坏道。运行IBM DFT362-B14,使用QUICK TEST(快速
测试)检测到的坏道情况和DISKGEN的一样,提示是否修理,我选择了否,又使用ADVANCED TEST(高级测试)检测,结果相同,提示修理,我
选择了“只修理坏的SECTER”,没有使用那个“磁道清零”,等待了20分钟,DFT报告修理成功。然后用分别用DFT、DISKGEN检测都正常,在WI
NXP下用700M一个的DVDRIP电影文件进行填充读写操作,一切正常。
IBM当当响
IBM当当响,原来是有的磁头坏了,只要用3-3-1,也就是[固件区]-[关闭磁头]-[关闭物理头],上一排数字为总的磁头数,如关闭后,只想保
留2个那么输入2,保留3个就输入3,但不能只剩1个,下面为相应的保留磁头号,如想只剩2、3头工作那么,输入2、3或3、2即可,究其当当响
的原理,是因为某磁头不能读数据了,而系统还要不断的想控制它,所以就不断的访问,导致反复初寻,磁头不断归0,所以外在表现就当当响
了,关闭磁头后往往要重写固件。并做内部低格。
注 :断头之后生成LDR文件的,要写回才生效的
PC3000修复IBM吱吱音
IBM的硬盘这个问题比较常见,修复起来比较复杂,而且控制也比较麻烦。
1:进入安全模式,加载NV-RAM文件,因为这是PC3000控制硬盘必需的文件,硬盘在安全模式中,必须加载的文件,因为硬盘的内部数据将有PC
3000全部接替,硬盘内的自检信息将没有权限,还有部分信息存储在别的文件中。
2:USAG文件
3:硬盘完全被控制,硬盘起转,硬盘正常的被识别了,只要识别立即开始检测模块,并且进入修复状态。
简单介绍一下PC3000的硬盘修复控制原理,硬盘安全模式是有PC3000程序接替硬盘内的程序,完成硬盘的修复,LDR文件内存储着硬盘的容量型
号,还有部分数据存储在别的文件中,在这里不提了!
用DFT维修IBM硬盘
1、如果硬盘能被主板CMOS认出来,那当然先接到别的电脑的IDE口把数据恢复、备份好了再进行下面的操作。
2、在一台正常的有软盘驱动器的电脑上运行DFT,并按操作指示建立了一张含DFT UTILITIES的启动盘(注意:要使用可*的空白软盘)。
3、确保装有坏盘的电脑没有连接其他硬盘(主要是怕用户误操作),并有软盘驱动器
4、将前面所制作的启动软盘插入到A驱,开机,自动进入到DFT UTILITIES中,按提示选择是否支持SCSI
5、程序检测到硬盘的型号和系列号,确认是否完全正确,接下来运行ADVANCED TEST(在菜单FITNESS TEST中)
6、如果硬盘已经受损,程序会提示使用"RUN ERASE DISK"功能
7、依照提示,经过两次确认,用行"RUN ERASE DISK",然后耐心等待十几到三十分钟(看你的计算机速度了)。
8、"RUN ERASE DISK"完成,重新分区、安装操作系统
富士通硬盘维修整理资料汇总~希望大家能够支持我~
富士通硬盘出现不转或者转不起的原因,多一半是由于arm主芯片采用环保介质的原因造成的,这种介质最大的缺点在于,它的工作环境不能是高温和潮湿的环境。有很多朋友的硬盘经常出现这种情况,用着用着硬盘突然间就不认硬盘了,而把机器关了,过半个小时以后又好用了就是这个原因造成的,解决这个故障的最好办法就是直接坏整块电路板
2。富士通硬盘在维修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异响的情况,富士通硬盘的一项有很多是由于电杆损坏造成的,只要直接更换电感或者直接用焊锡连接两个接触点就可以了
3。不让分区格式化,是由于一个电感和一个电容的损坏造成的,直接更换掉即好
FUJITSU MPG系列的维修
故障现象: 自检声正常,但系统检测不到. 这种故障是导致FUJITSU IDE硬盘身败名裂的主要原因.
解决办法:
1、将硬盘接入,运行相应程序。不管出现的红色提示窗,直进到主菜单
2、检查内部结构。记下出错的模块编号。
3、选一相同FIRMWARE的正常盘,读出内部所有模块。
4、将原来发现的出错模块写回待修盘。
下次重新通电时,硬盘就可以正常认出。
富士通重写BIOS的操作步骤
1、从好盘下载BIOS程序。
取一个与待修硬盘相同BIOS版本的好盘,接入后进入相应工具的菜单。选 "DISC FIRMWARE ZONE"-- "WORK WITH THE ROM"---"READ ROM TO FILE",然后输入一个文件名(易记且有特点的),回车,约10秒钟就可将该硬盘的BIOS读出并存放于指定的文件上。
2、不退出菜单,直接取下好盘,换上待写BIOS的硬盘。当DRDY 与 DSC 指示灯亮时,表示硬盘已经准备好。
3、选菜单 选 "DISC FIRMWARE ZONE"--"WORK WITH THE ROM"---"WRITE ROM FROM FILE",选择刚才指定的文件名,回车。这个过程中硬盘自动停转,然后再次起转并自检。约30秒钟就可完成BIOS写入。
修富士通坏区的全过程
型号:FUJITSU M1636TAU 故障现象:FORMAT格式化极慢,MHDD274F查有成片的红色,绿色。
维修步骤:
1,运行MHDD,多次扫描,红色,绿色无法减少。
2,运行PC3000,我是把硬盘跳为主硬盘的,不知道工厂模式如何跳,检查坏道好象没有必要跳成工厂模式!选择硬盘型号后进入主菜单,这时看到窗口上面硬盘的磁头数是2,无法修改,可能是指硬盘实际的磁头数!
3,从第一个菜单开始,第一项是伺服测试:分别测试两个磁头的伺服电机速度。个人认为PC3000的磁道扫描都是以时间做检测标准,这个时间代表的是伺服电机的运行情况,超过时间就表示有坏道。试想如果硬盘坏道,磁头读取时无法一次读完,伺服电机必然多次定位坏道处。这一项所测试的时间应该是作为基准用的。在做表面扫描和逻辑扫描都应该先做这一项,从原理上讲应该是这样,不知道别人是如何做的?
4,表面扫描:这一项是按照实际的硬盘结构来扫描,有两个选择项我都选的是Y,不知道什么意思,这样扫描应该是比较严格的!扫描后有一个列表,按回车后这个表写进工厂级的缺陷列表。
5,调用内部格式化程序:这一项是必须的,曾经没有做这一项结果用MHDD检测满盘坏道,还以为硬盘报销了{:smile:},做这一项后才可以用逻辑扫描,磁头数为16个了!这一项用通用模块里的通用擦除代替也可以完成,只是速度极慢,不知道LFORMAT是不是也可以?
6,逻辑扫描缺陷:这一项跟表面扫描差不多,只是硬盘是逻辑扇区了!选择项选Y时不可用,可能是D版的原因。临界时间为100MS,比表面扫描的 300MS更加严酷。试着减少临界时间但扫描第二遍时极慢,不成功,不知道是不是D的原因。检测有有一个列表,可转化为实际扇区列表,回车后加入工厂级的缺陷列表。这时打开PL-LIST就看到的是表面扫描和逻辑扫描的缺陷列表的集合!
7,用MHDD检测,发现红色已经基本消失,绿色块还有,用低级和高级扫描多次,绿色块也变的很少了!用FORMAT格式化已经看不到有停顿!
修富士通MPF102AT的硬盘
进入PC3000富士通的相应模块选项,(先备份好硬盘的固件,这是必须要做的,防止硬盘在修的过程中出现,固件损坏现象)开始逻辑扫描,扫描完了的时候,有653的坏区,当出现提示筐的时候,一路回车,下面的灯闪了几下,,此时就是在加缺陷表.然后我就进入了缺陷表选项,查看了缺陷表,坏道记录,是在里面了,可是再次逻辑扫描的时候,问题来,坏道数依然是653个,是不是操作的问题,于是就选择了,自动批处理.想让计算机,自己完成.这下问题来了,当侍服扫描的时候,卡住了,然后又跳过了这项,作了表面扫描,完了,提示全部都是坏道。
于是又开始内部低格,提示出错了这时心想,刚才逻辑扫描的时候,不是挺好的吗?于是又开始逻辑扫描了,逻辑扫描居然提示满盘全是坏道啊!心想是不是固件有问题了呢?说干就干,从新写了固件 , 在进行逻辑扫描,这时奇迹出现了,逻辑扫描的时候,不提示出错了,可是较上次,检测的时候,有一点漫.于是就进行了内部低格.这是内部低格,也不提示出错了。
(注意!,如果这个时候内部低格还是出错的,不要怕,选择3-2-5即从建编译器,然后就可以,内部低格了)
时间不长,一会儿就好了,在进行逻辑扫描 奇迹出现了,硬盘就这样OK了!!!
(提醒:大家在修硬盘的时候,千万不要,盲目操作,一定要做最坏的打算,即先把要备份的东西,和能够备份的东西备份下来,免得,出了问题,到处找,!最后硬盘反儿是越修越坏,)
关于FUJ砍头
用MHDD修硬盘不要忽略了这三个命令,KILLFUJ,FUCKFUJ,AKILLFUJ,这三个命令中,KILLFUJ是 对FUJ的砍头命令,比如磁头数是0-1-2-3-4-5-6排列执行命令为6-5-4-3-2-1,最后一个头是不会砍掉的,如果是两个头的盘是没有效的,原因是是逻辑数计算错误,比如最后认的二进制数是0110,输入1,怎么计算都是两个1,这样就只能破坏一个头,就会只出一个了,这个操作比PC3000砍的快,对 FUCKFUJ要特别慎重是砍0头的,理论上是没有问题,但错了,重写固件都不行,因为破坏了SN,AKILLFUJ是清除所有的磁头信息,重写固件是可以的,这个命令的学问很多。
本本盘MHM2100的故事
回复

举报

ampc8121

签到天数: 20 天

[LV.4]四枚内存条

lz  楼主| BIOS 发表于 2011-07-01 10:45:48
零磁道损坏的修复
如果在对硬盘进行格式化时,系统提示“Track 0 Bad”的话,那么意味着硬盘的0磁道损坏了。一般来说这种故障是难以修好的,但是我们还是不必放弃,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
  其实0磁道损害也是坏道的问题,只不过关键的0磁道也有坏道而已。此时,我们所要做的就是重新标记0磁道的位置。这项工作我们可以交给PCTools 9.0工具包,我们要利用的是其中的DE.EXE命令。
 
  为了修改0磁道文字,首先要去掉DE的只读属性,我们必须把Configuration下Read Only前的钩消去。随后在主菜单Select中进入Drive type,并选择下一级的Physical→Hard disk。回车之后,我们的主菜单就会出现Partition Table(分区表),注意找Beginning Cylinder(起始柱面)这一项,它代表硬盘的0柱面开始,也就是0磁道的位置。此时大家只要稍微动一下,把它改为1或者2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数值不能随意改动,一旦改动幅度太大,BIOS就不能正确识别硬盘。但是问题是万一改动后的位置仍然是有坏道的怎么办?呵呵,我目前也想不出办法,希望有机会大家可以探讨一下。如果运气不算太坏的话,那么我们接着就可以采用隐藏坏道的方法来进行分区格式化处理了。








如何解决电脑休眠后硬盘无法启动
在屏幕保护之后就会自动进入休眠状态,出现死机。热启动无效,重新复位启动却无法启动硬盘,使用软盘引导系统也无法使用硬盘。

出现这种情况很可能是硬盘的原因,因为早期的硬盘存在这样的问题: 当它从休眠状态被唤醒时,硬盘电机需要重新启动,而硬盘电机无法承受电流冲击时便会死机。因为硬盘磁头可能还没有回到硬盘着陆区,重新启动硬盘可能会破坏 CMOS信息和硬盘数据,轻则造成主引导区信息被破坏,重则导致硬盘0磁道损坏。因此,建议你先在BIOS中使用IDE HDD Auto Detection识别硬盘LBA模式后,保存退出。如果该方法不行,可使用软盘引导系统,并使用“ fdisk /mbr” 命令恢复主引导区。如果还不奏效,可以使用KV300的F10功能或Norton等一些软件提供的恢复主引导区的功能。如果还是不行,只能对硬盘使用 fdisk重新进行分区,然后使用format进行格式化,重新安装系统和软件。严重的只有对硬盘进行低级格式化了。注意,硬盘恢复正常工作后,应该在系统设置中禁止休眠功能。
如果需要进行其他测试,可以尝试BIOS中的Power Management Setup中的以下几个选项:
1.禁止休眠功能: 将Power Management设置为“ Disabled” 。以下选项将无效。不再需要测试它们。
2.禁止高级电源管理: 将PM Control by APM设置为“ Disabled” 。高级电源管理可能导致许多问题,可以作为电脑休眠、关机异常的一个诊断开关。
3.将HDD Power Down设置为“ Disabled” ,即禁止硬盘节能。因为一些硬盘在节能后再运行时会出现异常。
4.将Primary IDE 0和Primary IDE 1设置成“ Enabled” ; 将Secondary IDE 0和Secondary IDE 1设置成“ Enabled” ,这表示当对应的IDE通道设备有存取动作(如硬盘或光驱的读写)时,取消目前PC或IDE设备的休眠状态。如果把它们设置成“ Disabled” ,则将不理睬硬盘或光驱的存取要求,继续保持休眠状态。
5.将PME Event Wakeup设置为“ Enabled” 。

硬盘减噪妙法
很多的朋友在选购电脑时只注重主板、CPU、内存、硬盘、显示器等配件的性能和品牌,而对于机箱的选择却是能省则省,购买的全是价格低廉的产品,要知道廉价机箱的质量是很差的,这就使得机器的问题接踵而来,例如硬盘在运转时的震动特别大,甚至超过了大功率的风扇与电源的声音。其实硬盘本身的运转噪音是很小的,但由于廉价机箱采用了质量低劣的托架,使得硬盘无法有效的固定在托架上,这就使得硬盘在运行时噪音大幅度上升。笔者在实际的实用中发现了一个解决这个问题的好方法,不敢独享,现拿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
  采用悬挂的方法把硬盘悬挂起来,防止运行时的抖动,即可有效的降低硬盘的噪音。把四颗回形针用绝缘体包好,再将它穿过硬盘托架上的螺丝孔挂到托架上,每边两个。然后在回形针下方使用短的坚韧细绳系成绳扣,将硬盘挂到绳扣上,调整水平后用螺丝把绳扣和硬盘固定牢靠,防止硬盘滑脱。采用这种方法在立式机箱被放倒时,回形针可借助硬盘托架支撑硬盘,使硬盘不会在更换硬件或打扫机箱时滑落,平时则可消除因劣质机箱而产生的噪音,可谓是一举两得。
  这种方法既简单又不花钱,而且在实际中效果非常之好,那些购买廉价机箱的朋友,如果您的硬盘在使用中噪音不小,那么试试这个简单实用的方法,一定可以解决让您烦恼已久的问题。








硬盘加速秘笈
随着微软公司操作系统的不断升级,整个windows系统对电脑硬件的要求是越来越高,直接导致程序的运行速度大幅降低,其中硬盘的运行速度也是一个不小的瓶颈,虽然现在的硬盘转速在不断提升,性能在不断加强,但是硬件的升级是以你的血汗钱为代价的。有没有想过不需要任何的花费,对你的硬盘进行简单的优化,使你的硬盘运行速度再有所提高呢?今天海鳗就以windows98操作系统为例,帮助大家对自己的硬盘进行优化。
一、调整虚拟磁盘缓冲区
  首先从系统的虚拟磁盘缓冲入手,他使用内存作为硬盘的数据交换空间,对硬盘进行读写的性能控制,在Windows 98中系统会自动设定一个数值,当然为了对整个系统进行优化,合理的设置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么如果来实现对他的设置呢?你可以在开始菜单中选择运行选项,输入system.ini,会打开一个文本文件,它就是整个windows系统的核心配置文件,在里面查找一组以[vcache]为名字的设置项,下面面包含有MinFileCache和MaxFileCache两个参数,等号后面的数值可以根据自己系统的内存容量来进行修改,一般改为内存大小的百分之二十五左右较为合适。比如内存为128M,那么该项就可设置为
[vcache]
MinFileCache=32696
MaxFileCache=32696

修改完成后进行存盘。
二、打开硬盘的DMA数据传输方式
  接着进行第二项优化,打开硬盘的DMA数据传输方式,DMA方式主要实现主存与输入输出设备之间进行直接的数据传送,在传送期间不需要CPU的干预,这样可以大大的缩短硬盘对指令的响应速度,具体的做法为对桌面我的电脑图标点击右键,选择属性选项,点击其中的系统管理选项,会看到许多关于系统的设置项,可以在其中找到一个叫磁盘控制器的图标,双击它,会有一个GENERIC IDE DISK TYPE47(旧型号的硬盘有时会现实TYPE46)的菜单,在次双击,选择其中的设置项,会看到你有个叫DMA的可选项,在复选框中点击一下,看到有一个勾的选项出现后按确定键退出设置。
三、增大设置文件分配缓冲
  第三项优化,增大设置文件分配缓冲。其功能就如同IE浏览器中的CACHE一样,在第一次运行了某个文件以后,系统会自动的存储在缓冲当中,当下次再次使用的时候,系统会首先从缓冲中搜寻,这样大大的减少了文件的调用时间,那么又如何增大文件的分配缓冲呢?安装的windows98中系统默认电脑为台式机,存储的只有已访问过的32个文件夹和677个文件,我们可以通过将计算机设置为“网络服务器”,从而达到可存储64个文件夹和2729个文件的功能。具体的做法为对桌面我的电脑点击右键,选择属性,然后从上方选择性能选项,点击文件系统,就可以看到默认的硬盘控制选项,在此计算机主要用途中选择网络服务器,预读方式滑动杆拉到最右边,然后再次按确定按钮,就大功告成啦。
  再次重新启动计算机,运行系统看看,无论从启动系统时间还是运行程序时间来看,其速度都有了一定的提高,感兴趣的话可以自己测试一下,或许硬盘快的可不是一点点哦!
回复

举报

ampc8121

签到天数: 20 天

[LV.4]四枚内存条

lz  楼主| BIOS 发表于 2011-07-01 10:44:26
硬盘逻辑锁巧解

当DOS被引导时,首先要去找主引 导扇区的分区表信息,位于硬盘的零头零柱面的第一个扇区的OBEH地址开始的地方,当分区信息开始的地方为80H时表示是主引导分区,其他的为扩展分区,逻辑锁"就是在此下手,修改了正常的主引导分区记录将扩展分区的第一个逻辑盘指向自己,DOS在启动时查找到第一个逻辑盘后,查找下个逻辑盘总是找到是自己,这样一来就形成了死循环,这就是使用软驱,光驱,双硬盘都不能正常启动的原因。方法一:修改DOS启动文件

首先准备一张DOS6.22的系统盘,带上debug、pctools5.0、fdisk等工具。然后在一台正常的机器上,使用你熟悉的二进制编辑工具(debug、pctools5.0,或者windows下的ultraedit都行)修改软盘上的IO.SYS文件(修改前记住改该文件的属性为正常),具体是在这个文件里面搜索第一个"55aa"字符串,找到以后修改为任何其他数值即可。用这张修改过的系统软盘你就可以顺利地带着被锁的硬盘启动了。不过这时由于该硬盘正常的分区表已经被黑客程序给恶意修改了,你无法用FDISK来删除和修改分区,而且仍无法用正常的启动盘启动系统,这时你可以用 DEBUG来手工恢复。使用DEBUG手工修复硬盘步骤如下:

a:\>debug

-a

-xxxx:100 mov ax,0201 读一个扇区的内容

-xxxx:103 mov bx,500 设置一个缓存地址

-xxxx:106 mov cx,0001 设置第一个硬盘的硬盘指针

-xxxx:109 mov dx,0080 读零磁头

-xxxx:10c int 13 硬盘中断

-xxxx:10e int 20

-xxxx:0110 退出程序返回到指示符

-g 运行

-d500 查看运行后500地址的内容

这时候会发现地址6be开始的内容是硬盘分区的信息,发现此硬盘的扩展分区指向自己,这就使DOS或WINDOWS启动时查找硬盘逻辑盘进去死循环,在DEBUG指示符下用E命令修改内存数据 具体如下:

E6BE

xx.0 xx.0 xx.0...............

.............................

.......................55 AA

55 AA表示硬盘有效的标记,不要修改,xx0表示把以前的数据"xx"改成0

再用硬盘中断13把修改好的数据写入硬盘就可以了,具体如下:

A:\>debug

a 100 表示修改100地址的汇编指令

-xxxx:100 mov ax,0301 写硬盘一个扇区

-xxxx: 这里直接按回车

-g 运行

-q 退出

然后运行 FDISK/MBR(重置硬盘引导扇区的引导程序),再重新启动电脑就行了而且这种方法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保住盘上的 数据!如果你不需要保数据的话,还有更加简单的处理方法:

方法二:巧设BIOS,用DM解锁大家知道DM软件是不依赖于主板BIOS的硬盘识别安装软件,(所以在不能识别大硬盘的老主板上也可用DM来安装使用大容量硬盘)。就算在BIOS中将硬盘设为"NONE",DM也可识别并处理硬盘。

首先你要找到和硬盘配套的DM软件(找JS要或去网上荡),然后把DM拷到一张系统盘上。接上被锁硬盘,开机,按住DEL键,进CMOS设置,将所有 IDE硬盘设为NONE(这是关键所在!),保存设置,重启动,这时系统即可 "带锁"启动。启动后运行DM,你会发现DM可以绕过BIOS,识别出硬盘,选中该硬盘,分区格式化,就OK了。这么简单?不过这种方法的弱点是硬盘上的数据将全部丢失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验证注册

Powered by AMpc8.Com (晋ICP备13003365号ghs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112号 |GMT+8, 2024/5/18 19:00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