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被“逻辑锁”锁定
“硬盘逻辑锁”是一种很常见的恶作剧手段。中了逻辑锁之后,无论使用什么设备都不能正常引导系统,甚至是软盘、光驱、挂双硬盘都一样没有任何作用。
“逻辑锁”的上锁原理:计算机在引导DOS系统时将会搜索所有逻辑盘的顺序,当DOS被引导时,首先要去找主引导扇区的分区表信息,然后查找各扩展分区的逻辑盘。“逻辑锁”修改了正常的主引导分区记录,将扩展分区的第一个逻辑盘指向自己,使得DOS在启动时查找到第一个逻辑盘后,查找下个逻辑盘总是找到自己,这样一来就形成了死循环。
给“逻辑锁”解锁比较容易的方法是“热拔插”硬盘电源。就是在当系统启动时,先不给被锁的硬盘加电,启动完成后再给硬盘“热插”上电源线,这样系统就可以正常控制硬盘了。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方法,为了降低危险程度,碰到“逻辑锁”后,大家最好依照下面两种比较简单和安全的方法处理。
★UltraEdit★
首先准备一张启动盘,然后在其他正常的机器上使用二进制编辑工具(推荐UltraEdit)修改软盘上的IO.SYS文件(修改前记住先将该文件的属性改为正常),具体是在这个文件里面搜索第一个“55AA”字符串,找到以后修改为任何其他数值即可。用这张修改过的系统软盘你就可以顺利地带着被锁的硬盘启动了。不过这时由于该硬盘正常的分区表已经被破坏,你无法用“Fdisk”来删除和修改分区,但是此时可以用前面介绍的关于分区表恢复的方法来处理。
UltraEdit V9.00b汉化版的下载地址:http://js.skycn.net/down/cuedit900b_2.exe
★DM★
因为DM是不依赖于主板BIOS来识别硬盘的硬盘工具,就算在主板BIOS中将硬盘设为“NONE”,DM也可识别硬盘并进行分区和格式化等操作,所以我们也可以利用DM软件为硬盘解锁。
首先将DM拷到一张系统盘上,接上被锁硬盘后开机,按“Del”键进入BIOS设置,将所有IDE接口设为“NONE”并保存后退出,然后用软盘启动系统,系统即可“带锁”启动,因为此时系统根本就等于没有硬盘。启动后运行DM,你会发现DM可以识别出硬盘,选中该硬盘进行分区格式化就可以了。这种方法简单方便,但是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硬盘上的数据保不住了^_^。
DM万用版的下载地址:http://gwbnsh.pchome.net/system/harddisk/dm956cy.rar
分区表遭到破坏
分区表错误是硬盘最严重的错误之一,分区表数据的损坏将造成该分区的混乱或丢失,一般无法进行手工恢复,惟一的方法是用备份的分区表数据重新写回,或者从其他的相同类型的并且分区状况相同的硬盘上获取分区表数据,否则将导致其他的数据永久的丢失,然而以下这些工具将帮助我们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KV3000★
在KV3000的主菜单上,按下“F10”键,就可对系统的有关参数和硬盘分区表快速测试,如果硬盘分区表不正常,KV3000会先将坏分区表保存到软盘上以防不测,再自动重建硬盘分区表,使硬盘起死回生。但如果硬盘只有一个分区,而且文件分配表(FAT表)、文件目录表(ROOT表)严重损坏,数据已经都没有了。那么,用这个功能即使恢复了C盘分区表,数据也不能恢复。这时需要配合其他的硬盘修复工具来恢复数据。如果硬盘还有D、E……等几个分区,一般情况下,KV3000能找回后面没有被破坏掉的分区,重建一个新的硬盘分区表,然后,再用DOS系统软盘引导机器后,就可进入硬盘后面几个分区,将数据导出后,再将硬盘重新分区、格式化。
★Disk Genius★
Disk Genius,全中文经典硬盘分区表维护软件(如图1所示),采用纯中文图形界面,支持鼠标操作。作为一款硬盘分区管理工具,它不仅有建立分区、删除分区、JiHuo分区等功能,而且还具有其他工具所无法比拟的优势:

(1)提供更灵活的分区操作,支持分区参数编辑;
(2)提供强大的分区表重建功能,迅速修复损坏了的分区表;
(3)支持FAT/FAT32分区的快速格式化;
(4)在不破坏数据的情况下直接调整FAT/FAT32分区的大小;
(5)自动重建被破坏的硬盘主引导记录;
(6)为防止误操作,对于简单的分区动作,在存盘之前仅更改内存缓冲区,不影响硬盘分区表;
(7)能查看硬盘任意扇区,并可保存到文件;
(8)可隐藏FAT/FAT32及NTFS分区;
(9)可备份包括逻辑分区表及各分区引导记录在内的所有硬盘分区信息;
(10)提供扫描硬盘坏区功能,报告损坏的柱面。
Disk Genius的最过人之处就在于它的硬盘分区表恢复功能,主要用于当硬盘分区表被破坏时,通过未被破坏的分区引导记录信息重新建立分区表。进入“工具”菜单,选择“重建分区表”进行硬盘分区,这时系统会给出“自动方式或交互方式”,一般情况下选择“自动方式”,而交互方式对发现的每一个分区都给出提示,由用户选择是否保留。只要硬盘没有被格式化,一般是可以恢复硬盘的分区表的,修复后必需存盘退出,重新启动系统即可正常。
Disk Genius的下载地址:
http://down1.tyfo.com/down/soft/ ... ile/DGen20b0219.zip
★DiskMan ★
DiskMan过人之处就在于它的硬盘分区表恢复功能,并采用图形界面,以图 表方式表示分区表的详细结构。使用方法详见《宝刀不老的小工具——DiskMan 》
★ 挽救硬盘FAT(文件分配表)和DIR(根目录表) ★
如果FAT表损坏,就可能丢失所有文件,即便对DOS很精通的人,要修复FAT表 损坏的磁盘文件也不是件轻松的事情。
① NDD(Norton Utilities 8.0)
启动NU工具包中的磁盘修复程序NDD,在其菜单中选择Options/General确认 NDD将进行包括主引导区和CMOS在内的全面检查,然后在主菜单中选择Diagnose Disk对硬盘进行诊断,NDD在发现错误时将会自动报告,并提示错误描述( Description)和推荐意见(Recommendation),可以根据情况选择修复与否。 修复时注意保存UNDO磁盘,以便恢复操作之用。在修复过程中,尤其是在表面测 试(Surface Test)过程中如果提示读写错误,则说明硬盘存在物理损坏,数据 可能会丢失。
在诊断、修复结束后重新启动计算机,若能对C盘进行访问则大功告成,可 以通过备份数据、重装操作系统简单地恢复硬盘功能。否则只能进行恢复操作( UNDO),尝试手工或通过其他方法恢复。 但NDD(Norton Utilities 8.0)只能在DOS下运行,且不支持FAT32格式。
② SCANDISK
微软操作系统自带的类似NDD的硬盘检测工具,大家对它应该都不会陌生, 因为我们在WIN 9X非法关机后重启时它就会自动运行扫描硬盘,用法有点类似 NDD。
③ CHKDSK
同样也是微软操作系统自带的DOS下专门用于检查硬盘的工具,CHKDSK/F命 令格式专门用来捡回硬盘的丢失簇并释放丢失的硬盘空间,有时我们可以在它运 行以后生成的*.CHK文件里找到一些重要的数据。
硬盘的FAT表与根目录随着用户写入和删除文件而不断变化,如果能经常备 份FAT表和根目录,当FAT表损坏时用回写FAT表、根目录的方法,可以使硬盘恢 复到上一次保存的状态。当硬盘的FAT表或根目录损坏,需要将保存的FAT表、根 目录数据回写时,必须保证FAT表和根目录的起始逻辑扇区号和长度(扇区个数 )正确。
★ 恢复误删除的分区 ★
① FDISK & formAT
如果在误删除分区后没有执行过其他分区操作,按照下面的方法一般都能够 恢复原来的数据:执行FIDSK分区程序,重建删除的分区,但是注意要保持分区 与原来分区在大小、位置上一致;重新启动系统到MS—DOS模式,执行“format X:/u/q”(X为误删的扩展分区盘符)。这时系统首先会警告说:“这是一个大 硬盘,如果格式化,数据将全部丢失”,这时选择“YES”;而后系统会告诉你 该分区无法进行快速格式化并问你是否进行“完整格式化”,回答“NO”。该步 骤的关键是加入参数/q(快速格式化),这样进行一次“假格式化”后,如果没 有什么意外的话,应该可以访问该分区的数据了。
另外,该方法恢复的分区有可能在再次重启系统后无法访问,虽然仍可以按 上面的方法恢复数据,但我们建议恢复分区后备份该分区所有数据,而后执行完 整的格式化过程。
硬盘修复 另一套
硬盘是电脑中最重要的配件之一,是存储数据的主要场所,但由于硬盘属于磁介质,较为脆弱,寿命与稳定性不像内存等设备那样好,使用时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于计算机用户来说,出现硬盘故障简直就是一场灾难。而在硬盘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中,扇区物理性损坏(我们常说的“坏道”)是最让人头痛的。它轻则使你的计算机频频死机,重则让你的所有数据化为乌有,甚至可能导致硬盘提前报废。此时除了“追悔莫及”之外,还能有什么办法呢?
硬盘产生坏道之后,我们一般采用两种方法解决:一种方法是利用软件将这些坏道隐藏起来,但是隐藏起来会造成坏道更多的扩散;另一种方法是采用低级格式化的方法重写磁盘交错因子,不过低格会对硬盘的寿命造成一定的影响。有没有简单易行的好办法呢?
一、检测硬盘坏道
使用“金海硕效率源硬盘坏道检测程式”软件检测硬盘坏道效果非常好。这款软件的主要功能是对目标硬盘进行全面的坏道检测,支持目前市场上所有的IDE、SCSI硬盘,包括IBM、富士通、迈拓、昆腾、三星、易拓等硬盘厂商的产品,而且在检测时采用了独特算法对硬盘进行快速、无损数据的检测。
首先第一步要创建启动盘:下载以后,向软驱插入一张软盘,然后双击运行刚下载的soft6.exe文件,此时会弹出对话框,点击“生成启动盘”按钮即可。一张专门用来检测硬盘坏道的启动盘很快就这样制作成功了。不过要注意,“金海硕效率源硬盘坏道检测程式”软件程序已经经过了特殊加密,启动盘在Wingdows或者DOS下都无法查看其中的内容,千万不要误将其格式化哦!
第二步就是检测硬盘坏道:使用我们已经创建好的启动盘引导系统,引导成功以后会自动执行程序,程序主界面向我们提供了多种检测方式,比如全面检测、高级检测、坏道列表、坏道智能修复等,这时候我们应该选择“硬盘全面检测”方式,检测过程中会显示即时进度条,很方便的从中查看到当前位置、已进行时间、剩余时间等信息,而且会显示出所有检测到的坏道扇区、百分比位置、累计坏道等信息,这时候要即时记录下有关的信息,当检测结束以后,按下F2键即可返回软件的主界面,按下F5键可以显示硬盘坏道列表。
软件名称:金海硕效率源硬盘坏道检测程式
软件版本:1.5
软件大小:739KB
二、修复硬盘坏道
可以通过使用HDD Regenerator软件,来达到我们轻松修复硬盘坏道的目的。HDD Regenerator本身就是一款功能强大的硬盘修复软件,它采用了“反向磁化”工作原理,通过软件指令迫使磁头产生于磁介质本身相应的高低电平信号,通过多次的往复运动对损坏或者已失去磁性的硬盘扇区进行反复加磁,使得这些扇区的磁介质重新获得磁能力,从而达到通过修复硬盘坏道而获得硬盘坏道再生工作能力的目的。而且HDD Regenerator软件还具有主界面简捷、非常容易操作的特点。
首先要创建启动盘:向软驱插入一张质量完好的软盘,双击桌面上的Launch HDD Regenerator程序快捷方式,然后从“Regenerator”菜单下进一步选择“Create Diskette”命令,并按照提示一步步操作,专用启动盘只稍候片刻即可制作完毕。
第二步就是扫描坏道操作:使用我们刚才创建好的这张启动盘引导系统,程序会自动检测系统中的硬盘,而且软件的默认方式是从零磁道处开始扫描的,它还可以从任意位置开始检测硬盘。如果你事先知道坏道的位置可以直接填入相应的数值回车即可,这样可以节约时间。如果需要停止扫描时则随时按下“Ctrl+Break”组合键即可。
最后一步就是修复硬盘坏道操作:首先我们要确定需要检测的硬盘,而且使用任意键就可以进入下一步操作,刚才我们已经使用金海硕效率源硬盘坏道检测程式对硬盘进行了全面的检测,在这里就可以直接键入坏道开始的位置,不过为了保险起见,还是以稍前一些的位置填入,然后按下回车键既可以进行修复了。
当HDD Regenerator软件扫描到硬盘坏道时会在进度条上显示红色的“B”字符,随后就开始自动修复,修复好以后会以蓝色的“R”字符标注。扫描并修复完以后就可以正常地使用硬盘了。
使用中要注意的问题:第一由于这两款软件都是针对磁盘底层进行操作的,强烈建议做好数据的备份工作。第二虽然HDD Regenerator软件单独运行也可以,但是由于无法得知硬盘坏道的数量和准确的位置,所使用的时间会更长,因此建议朋友们把这两款软件组合起来使用,那将是你最佳的选择。
软件名称:HDD Regenerator
软件版本:1.31
软件大小:1.8MB
挑战故障 硬盘修复软件使用体会1
最开始修理硬盘时,常常是什么软件都乱用一通,结果经常搞得硬盘连原厂的DM工具甚至BIOS都不认。现在我接到要修的硬盘一定会确认两件事,一是里面的数据重不重要,二是BIOS能不能认。如果数据比硬盘值钱,我会让该用户花钱找专业人员;如果BIOS都不认该硬盘那我就没办法啦。然后再上网,找找有关型号的资料(故障原因、处理办法、原厂工具)。最后才开始动手。
处理的流程是:
第一,先用原厂的工具,例如DM等先对硬盘进行“清零”、“低格”等处理。
这样做有以下好处:一是毕竟原厂的工具更安全,二是小问题DM都可能解决,三是有些硬盘修复软件会将硬盘搞得连原厂的工具都不认,到时才想起原厂的工具就太迟了。经上面处理过后再用其它软件,硬盘修复时间会大为缩短。因为有些软件、病毒或因不正常开关机而将硬盘的某些地方标上“坏”的标志,当这些坏簇连成一片时,直接用其它软件处理,其耗时可能超出你的想象。我曾遇到过一个硬盘,有10MB左右的坏簇是连在一起的,有上万个坏簇,而HDDREG、MHDD等一个小时才处理几百个,你算一算要花多长时间?用DM搞过后再用其它软件修复,这个区再也见不到坏簇,整个硬盘才几百个,修复起来快多了。
第二,用修复软件。HDDREG、MHDD、FB都很好找,也很好用。
HDDREG安装较烦,我用131版,是要安装在硬盘上。先从一些网站下载,安装时会让你再到官方网站下载一个新的安装程序,安装完后再制作一个软盘,然后就可以用它修复硬盘了。最好多复制几个软盘,因为软盘会经常读写,如果坏簇多、软盘读写次数会大大增加,很容易将软盘搞坏。该软件可以在Windows以及DOS下使用,你还可以决定从第几MB开始处理,不过不能决定在哪里结束。
挑战故障 硬盘修复软件使用体会2
|